欢迎您访问辽宁省农业机械化信息网!
   
  信息搜索:
您所在的位置:农机网 >> 专题调查研究 >> 正文
铁岭市开展保护性耕作调研报告
作者:调研报告    发布时间:2014-10-27 【字体:
 

铁岭市位于辽宁省北部松辽平原中段。玉米为全市主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241万亩,是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但随着多年的传统粗放型耕作方式,重用地、轻养地的掠夺式生产方式,土壤肥力,抗旱能力下降明显,水土流失和风蚀沙化十分严重,干燥疏松的农田、被大量焚烧的作物秸秆对环境造成严重破坏。这一情况在我国干旱、半干旱及半湿润偏旱地区都有表现,据此国家适时提出对农田实行免耕,少耕,尽可能减少土壤耕作,并用作物秸秆、残茬覆盖地表,用化学药物来控制杂草和病虫害,从而减少土地风蚀,水蚀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的保护性耕作技术。2013年秋季我中心对全市各县(市)区,保护性耕作情况展开调研,走访了农机工作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农机合作社,种粮大户。对保护性耕作在铁岭市的开展情况有了更新、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为在铁岭市全面完成保护性耕作工作打下坚实基础。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保护性耕作技术发展情况

国家从1991年开始了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系统试验,在中国农大成立“农业部保护性耕作研究中心”在全国建立几十个实验区;1999年开始包括辽宁在内的一年一熟地区进行试验示范,其中垄作保护性耕作模式是东北一季玉米产区主要应用模式;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改革传统耕作方法,发展保护性耕作”发展保护性耕作上升为国家政策。

铁岭市从2002年开始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面积从最初的几千亩到2013年春,全市实现玉米保护性耕作免耕播种39.2万亩,涉及37个乡镇,110个村,12669个农户。2013年新增玉米免耕播种机110台,全市玉米免耕播种机保有量达到1618台。铁岭市各年度保护性耕作作业面积从20020.4万亩发展到2013年的39.2万亩。

二、铁岭市开展保护性耕作好典型、好做法

推广保护性耕作、打破农民旧有思维,需以农机合作社为龙头带动、辐射周边地区,铁岭市比较有代表性的合作社有昌图双赢农机合作社、铁岭县宏达农机合作社。

昌图县双赢农机合作社从2011年开始采用深松、浅旋、保护性耕作以及免耕播种。开始时农民不认可,双赢合作社社长陈立斌就用自己的土地先做,都秋季一比较,保护性耕作的比常规的播种每亩地多打粮食50斤。这样,老百姓就认同了保护性耕作的好处。所以2012年双赢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大型农机具春、秋两季深松、浅旋保护性耕作20000亩。2013年合作社对免耕播种又有了新的尝试,凡是保护性耕作两年的地块并且不是机械性收获的,用秸秆腐蚀剂撒在玉米杆上,用四行翻转犁深翻,用轻耙耙平,开春用免耕播种开播,这样做可以早播,因为用腐蚀剂在同等的条件下增加地温2-3,这种地块还可以用大型播种机进行播种。通过2013年秋季产量和以前作比较,亩产量达到1700斤。深松、浅旋的保护性耕作以及翻转犁的好处是:打破原犁底层,使土壤不集结,抗旱、耐涝以及病虫害有很好的作用,同时因为玉米根系好,抗风,活杆成熟,使产量年年增加。2013年合作社开展保护性耕作面积32000亩。2014年合作社又推行了大龙双行技术,亩保苗可增加到4500株。可实现保护性耕作面积达40000亩。

铁岭县宏达农机合作社位于铁岭县镇西堡村,2012年合作社社长孙宏达带头开始试行保护性耕作,自己购进两台免耕播种机,当时很多老百姓都在观看,包括自己本社的社员,大家都存在着很多疑虑,玉米秸秆也不清理,地也不旋耕起垄,这还能种地?当时孙社长为打消大家的疑虑告述大家:“用我播种机种地的用户我保证你不比别人少打粮,如果减产,减多少我补多少,增产部分归本人。”就这样在大家的信任下当年种植5000余亩玉米,实现作业收入近18万元。到了秋天通过对比老百姓服了,采用免耕播种的优越性显现出来了,省工、省时、节本增效、抗倒伏、尤其是亩增产在50公斤左右,老百姓认识到免耕播种的好处,2013老百姓都主动找宏达农机专业合作社要求用免耕播种机播种,合作社根据实际需要又购进了免耕播种机3台,当年作业达到7000亩以上。

三、实施保护性耕作的优势

1、实施保护性耕作可以增产

保护性耕作有两方面对增产有利的因素,即土壤水分增加和土壤肥力提高。对于旱作农业,这是影响产量最重要的因素。

1)土壤水分增加

一是减少径流,径流发生的原因是降雨速度超过渗入速度,不能下渗的雨水就会沿地表流走。没有覆盖的土,雨水直接拍击土壤使土粒细碎化并封满土壤表面孔道,形成所谓的结壳,水流不能渗入,径流将大量增加。而实行保护性耕作后由于采用深松技术,打破犁底层,土层下面形成“鼠道”,地表被秸秆覆盖,使地表疏松、粗糙不平,从而减少了径流,增加了雨水入渗。调研实践表明:一般在暴雨(大于40 mm降雨量)的年份,采用保护性耕作可减少径流量60%

二是减少蒸发,保护性耕作由于采用了秸秆覆盖技术,使地面温度降低、风速减小,从而减少蒸发,和对比田相比减少水分蒸发量达到50%以上。

2)保护性耕作可提高土壤肥力

一是增加土壤有机质。保护性耕作把大量秸秆通过覆盖的方式自然腐烂还田,直接增加有机质。减少耕作,特别是取消翻耕,可以间接增加有机质。

二是增加蚯蚓数量。保护性耕作主要依靠作物根系和蚯蚓等穿插疏松土壤,蚯蚓数量多少是土壤肥沃程度的重要标志。根据测定,保护性耕作开展15年后,少耕覆盖、免耕覆盖的蚯蚓数量分别为每平米33条和每平方米44条,而传统性耕作6年后的小麦地深松覆盖与免耕覆盖地分别为每平方米3条和5条,而传统翻耕地没有蚯蚓。分析原因是采用保护性耕作的土壤含水量高、有机质多、没有翻耕及旋耕土壤。

2、保护性耕作可以增收

保护性耕作具有显著的增收效果,其增收原因有三个方面:

1)通过增产来增收,称为直接增收。在管理措施得当,关键技术把握正确的情况下,保护性耕作每亩会增产玉米60公斤以上,而且随着采用技术年限的增加,增产幅度也会增加。

2)间接增收。保护性耕作由于减少了翻耕、耙耱、镇压等作业生产工序,减少了农业机械化进地次数,因而为农民节约了不少开支,间接地增加了收入,统计数字显示旋耕、播种为35+25=60元,免耕播种40元,每亩节省20

3)节劳增收。保护性耕作能够有效减少农户对土地的劳动力投资,从而为他们腾出大量的闲余时间投入到二、三产业创造了条件。每年多工作30天,每天按150元计算,全年增收4500

3、保护性耕作对生态环境可起到保护作用

1)保护性耕作减少土壤水蚀

据测定数据显示,在有暴雨的年份,传统耕作土壤流失量为73.65吨,而施行保护性耕作的地块土壤流失量为14.5吨,减少水蚀80%,在没有暴雨的年份,土壤流失量总体较少,传统耕作为1.72吨,而保护性耕作为0.46吨,减少73%,可见保护性耕作防治土壤流失的效果是非常明显的。

2)保护性耕作可减少土壤风蚀,防治“沙尘暴”及“雾霾”的发生

保护性耕作是保护农田减少风蚀最有效的途径。秸秆残茬降低风速,根茬固土、秸秆挡土,可以有效地减少土粒飞扬,保护性耕作使地表湿润、增加团粒结构,是减少风蚀的重要因素。试验测定表明:无论何种土壤、粗糙度如何,保护性耕作均有很强的减少土壤风蚀能力,只要保持30%的秸秆覆盖,其风蚀减少程度即可达到70-80%。由于秸秆还田,不用再焚烧秸秆也可以对抑制雾霾产生积极作用。

四、保护性耕作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1、缺乏经济实用型免耕播种机

要施行保护性耕作必须有残茬覆盖地表,这样就要求播种机必须在有残茬覆盖未经耕翻的土壤上作业,而且为减少进地次数不把土壤压实,还要一次性完成破茬、开沟、施肥、播种、覆土和镇压,在作业过程中还要有很好的通过性、入土性,施肥、播种量和位置的精确性。因此对免耕播种机的要求非常高,前些年推出的免耕播种机易出现部件开焊、断轴、断链条现象,整机刚性差机件易变性等问题。近几年虽然出现两款较适用的免耕播种机但,也存在排种、排肥口易出现拥堵,拨草轮形同虚设等问题,而且由于价格高,需要配套动力大,一般农户还无法承受。

2、农户认识不到位

受传统耕作观念影响,仍有一些群众认识不到位,持犹豫、观望态度。他们多年来一直沿用精耕细作的种植模式,免耕播种技术对他们来说不耕就那肯定是减产。另外,保护性耕作使大量秸秆覆盖地表,给机械播种带来一定影响,农民对这项技术认识不深刻,有的农民先用旋耕机旋耕一遍,再用免耕播种机播种,只追求免耕播种机的精量播种特性,已经失去了保护性耕作的意义。

3、保护性耕作播种质量不易保证

1)地表不平整。保证播种质量是免耕播种的核心技术,由于保护性耕作不翻耕土壤,机具多次进地反复挤压土壤,造成地表不平整,坑坑洼洼,免耕播种机在这样的地表播种会出现播深不一致、种子分布不均匀影响产量。

2)秸秆覆盖量过大,覆盖不均匀。前茬作物的秸秆100%还田,秸秆量比较大,秸秆覆盖过多播种机通过困难,使种子被搁在秸秆中,得不到种子萌发所需水分,即使种子勉强发芽了,但根部不能即使深入到土壤中,会造成种子霉烂、幼苗干死、出苗不齐。

4、秸秆覆盖降低地表温度

保护性耕作要求有大量秸秆残茬覆盖地表,这样可以进一步提高土壤蓄水保墒能力,而用秸秆残茬覆盖地表后会降低低温23℃,这样使得保护性耕作地块出苗时间比传统旋耕地块出苗晚46天。

5、保护性耕作杂草控制困难

保护性耕作农田杂草种类与其他农田没有明显差别,但出草量多,出草时间早,杂草生长旺盛。免耕地相对于传统翻耕地来说,失去了一项翻埋杂草的优势,春季杂草发芽出苗比传统翻耕地出草早,保护性耕作地表层土壤墒情好,导致杂草齐而且集中。由于保护性耕作农田有秸秆残茬覆盖,使得田间化学除草的时机难以把握,除草效果差。

6、保护性耕作农田病虫害发生有逐年递增趋势

保护性耕作保持许多作物残余物后,地表土壤会变得比传统翻耕条件下的土壤更加湿润、冷凉。秸秆还田覆盖地表为病原菌、害虫虫卵特别是地下害虫的越冬和积累提供了有力条件。随着保护性耕作年限的增加,部分病虫害会有加重的趋势,为防治工作带来难度。

五、对于保护性耕作实施工作的几点建议

1、选择适合本地区的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

由于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区域性和复杂性,选择技术工艺模式又涉及很多因素,正确的选择技术工艺模式可指导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应用顺利实施。

1)选择适当的覆盖方式

一是对于作物秸秆残茬量大或有效积温低、秸秆太长不易腐烂的地区,采用秸秆粉碎覆盖的还田方式,秸秆量以达到免耕播种作业要求为准。二是对于作物产量低、秸秆残茬少的地区,采用秸秆全覆盖的方式。三是农作物秸秆需要养畜、做燃料、发电等综合利用的地区,采用高留茬覆盖,即在机械化收获后留茬高度控制在20㎝以上(玉米)。

2)合理选择免耕或少耕播种

使用免耕或少耕播种机在留根茬和秸秆覆盖的农田进行免、少耕播种,减少对土壤耕翻作业是实现保护性耕作核心技术的关键手段。免耕比少耕的保水、保土效果好、作业成本低。但是,免耕对机具本身的要求条件高,若选择的机具不能满足对根茬和秸秆覆盖量等条件相对苛刻的要求时,免耕则可能导致减产。少耕表土处理用于地表不平整、覆盖物分布不均匀、地表土壤板结等地块,防止可能出现的播种深浅不一,种子分布不均,甚至缺苗断垄等问题,也可将部分残茬埋入地下,加速其腐烂。

2、科学使用轮作

每种技术模式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最好的方法是结合作物轮作,轮换选用不同的技术模式。作物科学轮作选择的轮作模式要求为:

1)吸收营养不同、根系深浅不同的要求互相轮作。

2)不同科互不传染病虫草害的作物可轮作。

3)适当配合豆科、禾本科作物轮作。

4)注意不同作物对土壤酸碱度的需要。

5)考虑前茬作物对杂草的抑制。

3、尽快推出成熟的配套机具

加大保护性耕作机具系统的研发、引进力度。保护性耕作机具的生产研发要充分考虑不同地域、不同模式的耕作要求,要充分进行适应性试验,将在实验中体现的问题反馈给机具生产厂家,督促其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完善,生产出成熟的保护性耕作机具。

4、对农机推广部门的要求

首先,基层推广技术人员知识的完整性、系统性以及在保护性耕作实施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确保保护性耕作技术得以顺利推广的重要前提。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是涉及到农机、植保、土肥、农学等多门学科的一个技术体系。要求从事技术推广的基层农机技术人员必须改变以往只对农业机械能管会修会调整的状况,业务知识面要广,要对整个技术体系的系统性、完整性都有所了解,能解决农业生产中各个环节所发现的各种问题。因此,主管部门要注重加强对基层推广技术人员的多领域、多层面的技术培训。基层推广技术人员也要在保护性耕作实施过程中,在植保、土肥、农学技术人员传、帮、带下学习掌握相关专业技术,以增强在保护性耕作项目实施过程中,对农作物生长全过程科学观察能力和对农户的技术指导能力。

其次,加大宣传培训力度,技术推广人员要进村入户,到田间地头,扭转农户精耕细作的传统耕作观念,并及时解决保护性耕作推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要注重保护性耕作实施效果的宣传,通过多种媒体,选准角度,提高宣传效果。

再次,点面结合强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示范引导。制订切实可行的保护性耕作技术、机具推广措施,充分发挥农机大户、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示范带头作用,利用项目资金建立有影响力的示范区,做好点和面、示范和推广的有机结合。

5、拨草轮不可或缺

不少农民在观看免耕播种机作业演示后,发现免耕播种机上的拨草轮时而运动,时而不运动,就认为这个部件不重要只会增加重量,将来买了免耕播种机也要把它卸下来。这种观点是极为不正确的,虽然现阶段拨草轮在技术上并不成熟,但它可以将开沟器前面的秸秆分开并覆盖少量的土,这样可以起到三个作用:一是减少开沟器的堵塞,提高播种机的通过性;二是有效清理种床,避免秸秆被风吹回种床;三是能保证播种后有较高的出苗率。播种是通过拨草轮清理种床后,保护性耕作地块种床温度基本和传统翻耕地块土壤的温度一样加快了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这样可以有效解决保护性耕作地温低的问题。

6、深松与保护性耕作相结合

刚开始实行保护性耕作的地块土壤肥力和有机质含量都较低,土壤的团粒结构还没有形成,这时采用完全的免耕模式很可能形成土壤板结,更不会打破地下的犁底层,影响保护性耕作效果。所以在刚开始实行保护性耕作时,一般要采用少耕技术模式,并进行隔年深松作业,经过45年时间待土壤得到初步改良,再进行免耕播种作业。

7、综合防治病虫草害

1)种衣剂包衣。防治玉米苗期病虫害最有效措施就是采取种衣剂包衣处理,应根据当地病虫害的发生规律,选择适当的药剂进行播前种子处理,还可以减少全季使用农药的次数。

2)加喷生长调节剂。对于出土幼苗感染病菌,可及时喷洒杀菌剂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等,以缓解病害同时还能增强植株的抗病。

3)选用合适的药剂、正确的方法除草。药剂的选择需根据田间杂草的种类、草龄而定。保护性耕作技术结构覆盖量大杂草难以控制的一个主要原因是除草剂中加水不足,导致药膜封闭不严除草效果不好。

4)使用环境友好型化学农药,减少农药使用量和残留。

 

提交人:铁岭市农机局 王辉       责任编辑:辽宁农机化信息网 叶秋楠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 铁岭:对比试验保护性耕作技术提效率增效益 (2015-04-29)
· 西丰县近两年实施农机深松整地和保护性耕作效果显著 (2015-10-28)

 

各地农机局: 沈阳  大连  鞍山  抚顺  本溪  丹东  锦州 营口  阜新  辽阳  铁岭  朝阳  盘锦  葫芦岛     
返回首页 | 政策法规 | 管理机构 | 质量监管 | 安全监理 | 农机补贴 | 农机推广 | 农机科技 | 经验交流 | 农机论坛
Copyright © 2009 LIAONINGSHENG NONGYEJIXIEHUA XINXIWANG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辽宁省农业机械化信息网
地址:沈阳市黄河北大街88-12号 联系电话:024-86518596 、86518601 E-Mail: lnnj@lnnj.gov.cn 辽icp备11011116号
沈安网备21011402000090号  技术支持:沈阳同创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您是第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