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辽宁省农业机械化信息网!
   
  信息搜索:
您所在的位置:农机网 >> 综合新闻 >> 正文
农业农村部召开全国农业防灾减灾保秋粮丰收工作推进视频会强调 抓实抓细秋粮生产和农业防灾减灾 千方百计夺取全年粮食丰收
作者: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2-07-26 【字体:


         7月22日,农业农村部召开全国农业防灾减灾保秋粮丰收工作推进视频会。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党组书记、部长唐仁健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锚定今年粮食生产目标任务,全力以赴落实晚稻和晚秋作物面积,环环紧扣抓好秋粮田间管理,毫不放松抓实农业防灾减灾,千方百计夺取秋粮和全年粮食丰收。

                                                 

会议指出,目前夏粮夏油已丰收到手,早稻收获过七成,但全年粮食大头在秋粮。当前秋粮生产进入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重要阶段,也是“七下八上”防汛抗旱、防灾减灾的关键时期,必须一季接一季、一环扣一环,一招不落抓紧抓实田间管理、防汛抗旱、防病治虫等各项工作,努力夺取秋粮丰收、确保全年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

会议强调,要抢抓农时收获早稻、插种晚稻,加强农机调度,抓紧收获腾茬、整地泡田,发挥好社会化服务组织作用,开展代收代耕、代育代插等服务,确保种了早稻的地块和秧田全部种上晚稻。细化举措扩大再生稻种植,抓紧确定留茬面积和地块,调配宽割幅、窄履带、低碾压的水稻收割机具,提高蓄茬质量,指导农民适时收获头季稻、及时追施再生季芽肥,促进秧苗早生快发。深挖潜力扩大晚秋作物面积,提前做好农资调剂调运,引导农民利用好空闲田、边角地等,因地制宜发展间套种等模式,扩大秋马铃薯、秋红薯、秋玉米等种植。要切实抓好秋粮作物田间管理,紧盯水稻、玉米、大豆等重点作物,分长势、分类型因地制宜落实好肥水调控措施,落实落细秋粮稳产增产关键技术措施,努力释放单产潜力。

会议强调,要分区施策抓好气象灾害防范,东北和黄淮海地区重点防范局部内涝,抓紧搞好沟渠清淤疏通,提前备好排涝机具,同时加强墒情监测,防范“涝旱急转”;长江中下游及华南地区要重点防好高温干旱和台风,提早调度储备抗旱水源,多备引水调水提水拉水送水设备,并适时采取浅水勤灌、日灌夜排等农艺措施,尽量减轻旱灾损失,密切关注台风生成和移动路径,做好灾前防范和灾后生产恢复准备;西南西北要坚持抗旱防涝两手抓,把物资、技术、人员等准备工作做得更扎实更充分。要治早治小做好草地贪夜蛾、水稻“两迁”害虫、境外蝗虫等重大病虫防控工作,努力实现虫口夺粮。

会议要求,要着眼长远提升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和改造提升,以提升灌排能力为重点,有针对性地安排建设任务和项目布局。强化跨部门沟通会商,推动统筹加强设施建设、调配设备物资和人员力量,提高灾害应急处置能力。加强农业防灾减灾体系和机制建设,组建常态化应急服务队,构建农业防灾减灾长效机制。

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张桃林主持会议并宣读《农业农村部关于对抗灾夺取夏季粮油丰收作出突出贡献的省级农业农村部门给予表扬的通报》,部总经济师魏百刚、总农艺师曾衍德出席会议。国家气象中心首席专家李森介绍盛夏气候趋势,辽宁、山东、湖南、广东、陕西省农业农村厅主要负责人在会上发言。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水利部、应急管理部、国家统计局、中国气象局有关司局和单位负责人在主会场参加会议。会议在各省(区、市)设分会场。

提交人:辽宁省农机化信息网 赵伟       责任编辑:辽宁省农机化信息网 赵伟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 农业农村部与联合国亚太经社会签署有关农业机械化合作备忘录 (2019-06-03)
· 国家农业机械化发展协调推进机制第一次全体成员会议在京召开 (2019-07-11)
· 农业农村部发布2019年上半年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风险监测)信息 (2019-08-08)
· 农业农村部系统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业务培训班在京举行 (2019-08-22)
· 2019“庆丰收.消费季”和农民手机应用技能培训启动仪式在京举办 (2019-08-26)

 

各地农机局: 沈阳  大连  鞍山  抚顺  本溪  丹东  锦州 营口  阜新  辽阳  铁岭  朝阳  盘锦  葫芦岛     
返回首页 | 政策法规 | 管理机构 | 质量监管 | 安全监理 | 农机补贴 | 农机推广 | 农机科技 | 经验交流 | 农机论坛
Copyright © 2009 LIAONINGSHENG NONGYEJIXIEHUA XINXIWANG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辽宁省农业机械化信息网
地址:沈阳市黄河北大街88-12号 联系电话:024-86518596 、86518601 E-Mail: lnnj@lnnj.gov.cn 辽icp备11011116号
沈安网备21011402000090号  技术支持:沈阳同创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您是第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