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辽宁省农业机械化信息网!
   
  信息搜索:
您所在的位置:农机网 >> 综合新闻 >> 正文
张桃林在全国农机购置补贴座谈会上讲话全文
——规范操作,强化监管,努力开创农机购置补贴工作新局面
作者:    发布时间:2011-04-15 【字体: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国农机购置补贴工作座谈会,主要任务是认真落实国务院领导同志关于加强农机购置补贴监管、完善补贴机制的批示要求,总结交流近几年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取得的好做法好经验,深入分析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研究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机购置补贴工作。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充分肯定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取得的显著成效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业机械化发展。近些年来,在法规建设、政策扶持、项目安排等方面形成了一个比较好的体系,特别是连续多年较大幅度地提高了农机购置补贴资金投入,极大地调动了农民购机用机的积极性。这一强农惠农政策的实施,对提高我国农业机械装备水平、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推动农机工业振兴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提升产业、助民增收、利农利工等一举多得的好效果。

    一是提高了农业装备水平,优化了农机装备结构。2010年,全国农机总动力达到9.2亿千瓦,比政策实施前的2003年增长52.3%。大马力、多功能、高性能及薄弱环节农业机械增长迅速,农机装备结构不断优化。大中型拖拉机保有量达到384万台,是2003年的3.95倍,年均增长21.7%;水稻插秧机、玉米收获机分别达到33万台、13万台,分别是2003年的5.6倍、31.7倍,年均增长分别达到27.7%和63.8%。

    二是提升了农机作业水平,促进了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农机购置补贴对于提升全国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作用十分明显,7年的增幅相当于政策实施前30年的增幅。“十一五”期间,年均增幅超过3个百分点,而2003年以前只有0.5个百分点左右。2010年已达到52%,这标志着我国农业生产方式,实现了由人畜力作业为主向机械化作业为主的历史性跨越。小麦基本实现了生产全过程机械化。重点农作物薄弱环节机械化取得重大突破,水稻机械种植水平由2005年的7.1%提高到2010年的20%以上,水稻机收水平从33.5%提高到60%以上,玉米机收水平从4%提高到25%。山东省玉米机收水平达到71.5%,在全国率先实现了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农机农艺进一步融合,精量播种、化肥深施、高产栽培、保护性耕作等先进农业生产技术得以大面积推广。

    三是增强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了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推动下,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得以广泛应用,促进了农业生产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提高了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实现农业节本增产。机械化收获小麦可减少损失3个百分点左右,仅此一项全国每年减少小麦遗洒损失50亿斤以上。采用大型机械进行深松整地,增产幅度达到10%-15%;水稻机插秧平均每亩可增产100斤以上。

    四是拉动了农村需求,促进了农机工业和服务业发展。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直接拉动了农村消费需求,带动了农机工业及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2004—2010年中央财政共投入354.7亿元,带动地方和农民投入约1187亿元,补贴购置各类农机具1108万台(套)。规模以上农机工业企业产值年均增长超过20%,产销率达98%以上,农机市场产销两旺。农机作业市场不断发展壮大,农机服务组织蓬勃发展,2010年全国农机专业合作社总数预计超过 2万个,农机作业服务总收入达3700亿元。

    近年来,为确保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有效实施,各级农机化主管部门、财政部门密切配合,扎实工作,加强调研,细化措施,不断增强工作的预见性和前瞻性,在规范管理和创新完善办法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

    第一,积极推进制度完善。经过多年的实践,农机购置补贴形成了以“五项制度”为核心的操作办法,即补贴产品目录制、补贴资金省级集中支付制、受益对象公示制、执行过程监督制、实施效果考核制。为进一步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保障企业经营自主权,保障农民自主选择权,近年来,农业部、财政部认真研究,创新完善了补贴机具目录确定、补贴产品经销商管理、补贴对象确定、补贴资金分配等办法。各地也对补贴资金使用管理细则、绩效考评办法、档案管理办法、补贴产品经销商管理办法等进行了完善和细化,为实施农机购置补贴奠定了坚实的制度保障。

    第二,深入推进规范操作。农业部大力推进补贴网络化管理,在全国启用农机购置补贴计算机管理软件系统,实现补贴目录、经销商、购机审核、资金结算管理及随机抽查的信息化、网络化,通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规范了各级农机化主管部门、补贴机具生产经销企业的操作程序,促进了农民购机的选择权到位,提高操作透明度和工作效率。各级农机化主管部门以补贴目录制定和补贴对象确定为重点,加强规范操作,努力做到公开、公正、公平。邀请纪检监察等部门全程参与,严格履行公示,接受各方监督。同时,注重信息收集和意见反馈,通过开展企业、农民“双满意”活动或农机大回访行动,广泛征求农户或企业意见,不断改进工作。

    第三,全面推进信息公开。把年度补贴实施指导意见、各省实施方案和补贴目录全部网上公开。每年在人民日报等主要媒体向社会公开补贴政策内容、程序、要求及实施情况等。2010年,农业部、财政部联合印制100多万份政策解读和工作程序图,免费发放到村入户。各地广泛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宣传补贴政策,采取张贴公告到村、发放指南到户、发送手机短信到人等方式,努力使补贴政策家喻户晓。

    第四,大力推进监督检查。农机、财政、纪检监察部门联合制定补贴政策监督检查方案,开展专项检查和重点抽查。2010年农业部派出20个督导组对全国补贴政策实施情况进行重点督导,对6000户购机农民进行电话抽查。公布补贴投诉电话,认真核查处理举报线索。2010年取消了一些违规企业经销补贴产品的资格,内部通报了一些违规违法操作的案件。各地采取专项检查、联合督查、审计监督等方式,每年都对补贴政策落实情况进行核查监管,对违规问题严查严办。

    第五,着力推进责任落实。农业部、财政部每年联合制定农机购置补贴实施指导意见,指导各地开展补贴工作。许多省区市将农机购置补贴实施列入地方政府对农机化主管部门的考核内容。各地农机化主管部门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行政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负责,明确责任,强化措施,为农机购置补贴实施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总体上讲,农机购置补贴实施以来,制度不断完善,操作基本规范,成效十分显著,真正使农民得实惠、企业得发展、政府得民心。在补贴政策的强力推动下,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进程不断加快,在推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迈进中的地位更加突出,农业机械化是当前我国农业生产的主角和亮点,发挥了主力军作用。具体来说,农业机械化已成为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业稳定发展的重要支撑;已成为深入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促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的推动力量;已成为引领农艺制度深刻变革,促进农业技术集成应用的主要载体;已成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措施;已成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促进农业劳动者素质提高的有效途径。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为实现我国粮食七连增和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形势的持续向好,做出了突出贡献,功不可没。农机购置补贴工作多次得到国务院领导同志的高度肯定。温家宝总理批示要求对农机购置补贴的做法和成效,予以宣传报道。回良玉副总理也多次批示给予高度肯定,认为购机补贴一举多效。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加强领导的结果,是财政和纪检监察等部门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广大农民、农机企业积极参与配合的结果,同时也是各级农机、财政系统干部职工齐心协力、辛勤工作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农业部,向在座的各位,并通过你们向为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做出贡献的所有同志们,致以诚挚的问候和衷心的感谢!

    二、准确把握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新形势新要求

    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强调要加大强农惠农力度,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现阶段突出强调“三化同步”,着眼点是加快建设现代农业、补齐农业这个短板,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农业机械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物质基础,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农民生活水平、农村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三化同步”,对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速度和质量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同时,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也将为加大强农惠农政策力度提供更加坚实的经济基础,将为加快农业机械化提供更加有力的物质支持。农业机械化发展面临着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作为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大政策,实施农机购置补贴也面临着良好的<

提交人:辽宁省农机化信息网 赵伟       责任编辑:辽宁省农机化信息网 赵伟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 我国建立农机缺陷产品召回制度 (2009-09-27)
· 农机广应用方便耕种收 (2009-10-11)
· 国务院常务会:增加农机具购置补贴 扩大补贴机具种类 (2009-10-13)
· 今年我国农机工业产值有望超过2300亿元 (2009-11-03)
· 让农民买得起用得上———近年来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综述 (2009-11-03)

 

各地农机局: 沈阳  大连  鞍山  抚顺  本溪  丹东  锦州 营口  阜新  辽阳  铁岭  朝阳  盘锦  葫芦岛     
返回首页 | 政策法规 | 管理机构 | 质量监管 | 安全监理 | 农机补贴 | 农机推广 | 农机科技 | 经验交流 | 农机论坛
Copyright © 2009 LIAONINGSHENG NONGYEJIXIEHUA XINXIWANG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辽宁省农业机械化信息网
地址:沈阳市黄河北大街88-12号 联系电话:024-86518596 、86518601 E-Mail: lnnj@lnnj.gov.cn 辽icp备11011116号
沈安网备21011402000090号  技术支持:沈阳同创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您是第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