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长旺,今年39岁,邹城市太平镇东纪沟二村村民,邹城市长旺新农作合作社社长,几年来凭着吃苦耐劳的精神,创出了一条依靠农机发家、带领机手致富的道路,以优质的服务,成为深得农民信赖的农机大户和机手致富的领头雁。
名副其实的大户
步长旺,一个普通的青年农民,黑黑的皮肤,憨厚朴实,现拥有大型拖拉机6台,小麦联合收割机6台,玉米收获机5台,玉米秸秆还田机4台,三轮车3辆,配套机具旋耕犁、深耕犁、圆盘耙、播种机、免耕播种机一应俱全,固定资产值达100多万元,年农机作业收入16万元,是邹城市远近闻名的农机大户。
激情演绎创业梦
1995年3月,他考取了驾驶证,并自己购买了泰山牌195型拖拉机,帮助村民耕地和播种。当时,村里经济条件差,把集体的三部拖拉机承包给了村里的三户村民,承包户为了获取利益,开车到外地作业,眼看着成熟的小麦不能收割,步长旺痛下决心,准备投资自己购买小麦联合收获机。当时的他,经济十分困难,手头仅有两万元,面对近三十万的资金缺口,许多亲朋好友,都劝他:“长旺,算了吧,东拼西凑几十万,还不知赚不赚钱,没活干,你卖了房子也还不上这些钱啊!”,但是他还是义无反顾,亲戚、朋友跑遍,借到了资金,一次性买回来三部上海50拖拉机,并全部配备了背负式小麦联合收获机。
政策扶持快发展
正当步长旺筹划着扩大规模,新上几台大型机具时,国家购机补贴政策开始实施,他也紧紧抓住了这一好时机,与2005年购置了一台上海50拖拉机,一台玉米联合收获机,一台秸秆还田机,在搞好本地“三秋”作业的同时,还开展了秋季跨区作业,进一步扩大了收益。08年他又投资10多万元,购置了国家补贴的一台东方红90拖拉机,三台玉米联合收获机,一台小麦免耕播种机。09年又购置了一台东方红90拖拉机,一台玉米联合收获机。在补贴机具发放仪式上,他高兴地对周围的人说:“农机补贴让我得到了大实惠,非常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今年一定好好干,争取一年收回投资。”
新技术先行先试
农业机械化确实好,但是要让农民心服口服,光说不行,得让他们真正见到实惠。步长旺是农机新机具、新技术的先行者,也是义务的技术宣传员,在政府部门和农民群众之间起到了桥梁纽带作用。每当市农机局计划推广一种新农机、新技术时,步长旺都会跟推广人员密切配合,先行、先试,为新机具、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起到了积极作用。2005年市农机局推广小麦垄作技术,这种技术就是将原有的平地用机械开沟起垄,在每条垄上种2到3行小麦,因为是新事物,很多群众都有畏难情绪,步长旺却坚持先行先试,率先在自家地里做上了实验。他说在自家地里作试验,即使不成功,扔的也是自己的粮食,如果成功了,不用宣传,人们都会心服口服。一季下来,小麦垄作明显节水、增产、抗倒伏,推广工作顺利展开。现在,步长旺正用他的小麦免耕播种机,在自己地里开展新的“示范推广”。
优质服务赢美名
步长旺说,与老百姓打交道只求实实在在,讲求信用。步长旺和他的社员们,全都经过市农机局的严格培训,有驾驶证、职业资格证书,在技术上是过硬的。在当前竞争激烈的麦收市场,人们都愿意找步长旺,认为他为人实在,活儿干得细致地道,人们甚至甘心情愿地排着长队在烈日下的地头上等他。不管有多忙,步长旺总是认认真真,把活儿干得精细、地道。他说:“我收一块地就收入一份钱,不能为了挣钱,马马虎虎应付,让人指着脊梁骨骂。”他的这份分认真劲儿,赢得了乡亲们的信任与尊敬。一到农忙时节,十里八村的人们都像抢宝贝一样地,主动来跟他签合同。这几年,在山亭、滕州、安徽太和等地作业时,也是凭借优质服务,赢得了众多的客户和良好的声誉。
机手致富领头雁
他致富不忘众乡亲,在继续为村民搞好农机服务的同时,与2007年11月,注册成立了长旺新农作合作社,入社大型拖拉机达到15台,小麦联合收割机15台,玉米收获机8台,玉米秸秆还田机13台,固定资产值达到200多万元。每年“三夏”、“三秋”前,作业地块他都事先联系好,作物成熟时他便带领他的作业队一村挨一村,一户挨一户的开展订单作业,他的合作社每年仅在邹城本地就能收割小麦3万亩,收割玉米3万亩,耕地2万亩,机播小麦2万亩。
合作社成立以来,坚持边发展边规范的原则,为社员提供“统一作业、统一收费、统一核算,统一存放、统一管理、统一维修”的“六统一”服务,并提供技术、信息等全方位服务。合作社建设了高标准的库房,统一存放社员的大型机械,有专门的维修车间,具备独立维修能力,合作社社员共同制定维护计划,统一维护标准,统一购置配件,既保证了维修质量,又节省了维修时间,降低维修费约30%。
合作社充分发挥集团优势,进一步带动了农业由分散经营向规模经营的转移,机手一个人忙不过来,合作社可以安排其它会员帮忙,确保了不误农时,机具利用率得到了有效保证,降低了使用成本,提高了作业效率,年作业收入近30万元,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步长旺也成为成为众机手致富的领头雁。
现在的步长旺,比往年更忙了,他正带领他合作社的社员们通过农机服务的产业化,使大批农民从繁重的田间劳动中解放出来,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让更多的机手通过农机服务走上发家致富的道路。(王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