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计划的最后一年,在这不平凡的一年中,我县农机化事业持续发展,农机装备水平、作业水平、收入水平都有了新的提高,全面完成了各项工作目标。现将我县农机化有关情况分析如下:
一、2010年全县农机化基本情况
(一)农机机构人员
2010年末,全县县级农机管理服务机构4个,职工72人;乡镇农机管理站36个,职工129人;个体农机户61499户;全县乡以下农机人员达到70918人。
(二)农业机械装备情况
2010年全县农机总值达到9.33亿元,同比增长13.5%,平均每公顷耕地占有额达到3268元。(农作物总播种面积按285.4千公顷计算)
全县农机总动力达到123.71万千瓦,同比增长6.8%,平均每千公顷耕地拥有量达到4335千瓦。
全县农用拖拉机达到26160台,同比增加775台,其中大中型14928台(25马力以上拖拉机1852台),小型11232台。平均每千公顷耕地拥有拖拉机91.7台。
全县机引农具达到45388台,同比增加2294台,其中大中型26729台,小型18659台。拖拉机与农具配套比达到1:1.74。
全县三轮汽车达到32670台;低速载货汽车达到1295台;农用排灌机械达到169703台套、18.33万千瓦;农副产品加工机械14041台、6.75万千瓦;牧业机械7420台、1.72万千瓦;联合收获机36台,割晒机22台,其它作物收获机12092台。
(三)农机化作业情况
全县机耕地面积达到262.14千公顷,机播种面积达到229.43千公顷,机收获面积达到91.13千公顷,机耕、机播、机收作业水平分别达到91.9%、80.4%、31.9%,三项作业综合水平达到70.5%。
(四)农机经营效益情况
全县农机经营总收入达到58750万元,其中农机化作业收入53898万元,农机修理收入2013万元,其它收入2839万元;农机经营纯收入达到26432万元。
二、“十一五”期间全县农机化主要指标对比
㈠农机人员增长25%。全县乡村农机人员由2005年的5.67万人增加到7.09万人。
㈡农机总值增长79%。全县农机总值由2005年的5.21亿元增加到9.33亿元,纯增4.12亿元;农机净值由2005年的3.34亿元增加到6.51亿元,纯增3.17亿元,增长幅度达到95%。
㈢农机总动力增长35%。全县农机总动力由2005年的91.96万千瓦增加到123.71万千瓦,纯增31.75万千瓦。
㈣农用拖拉机增长27%。全县农用拖拉机由2005年的20613台增加到26160台,纯增5547台。
㈤机引农具增长47%。全县拖拉机配套农具由2005年的30949台增加到45388台,纯增14439台。
㈥农用运输车增长3%。全县农用运输车的总数由2005年的33032辆增加到33965辆,其中低速载货汽车由722辆增加到1295辆,农用三轮车由32305辆增加到32670辆。
㈦机耕地面积增长41%。全县机耕地面积由2005年的185.74千公顷增加到262.14千公顷,机耕水平由2005年的86.3%上升到91.9%。
㈧机播种面积增长43%。全县机播种面积由2005年的160.67千公顷增加到229.43千公顷,机播水平由2005年的74.7%上升到80.4%。
㈨机收获面积增长178%。全县机收获面积由2005年的32.73千公顷增加到91.13千公顷,机收水平由2005年的15.2%上升到31.9%。
㈩农机经营总收入增长27%。全县农机经营总收入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