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3亿元
谈及最近五年农业生产手段的变革,永宁县众邦合作社农机手沈建国说:“过去,每年种田时都要雇人插秧;现在,从种田到收割都由农业机械完成。”沈建国拥有5台收割机,通过为别人提供农机服务,仅2010年就挣了7万多元。沈建国只是“十一五”期间自治区农机化发展的一个缩影。
2005年,自治区开始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当年中央和自治区共安排补贴资金900万元。2010年,自治区实施的中央和自治区农机购置补贴资金达2.13亿元,五年增长了24倍。6年来,自治区累计实施农机购置补贴资金4.93亿元,补贴各类农机具19万台套,受益农户达13.6万户。目前,全区农机总动力达702万千瓦、大中型拖拉机达2.21万台,联合收割机达5000台,分别比“十五”末增长了24.8%、64.9%、117%。全区每万亩耕地平均拥有农机动力4254.5千瓦,比“十五”末增长了44.5%,农业机械成为支撑农业生产的重要物质基础。
24家
2009年,青铜峡市正鑫源等6家农机服务公司成立。2010年,全区农机服务公司达24家,有计划、大规模组织农机化作业在自治区已不再是新鲜事。
“十一五”期间,自治区把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组织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手段,创新农机社会化服务模式,扶持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组织,组建农机作业服务公司。自治区财政对农机作业公司购置农机具累加补贴20%,对作业公司新建机库棚补贴30万元至40万元,有力提升了农机专业合作组织的档次和水平。到2010年底,自治区已组建农机作业服务公司24家,成立农机专业合作社175家。农机作业服务公司按照组织规模化、运作企业化、服务市场化的运行模式,积极参与土地流转,开展跨区作业,推行订单作业和“套餐”服务,既实现了农业规模化生产、标准化作业,又实现了农机使用效率的收益最大化。
54%
统计表明,到2010年底,宁夏主要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54%,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2个百分点,在西北5地区居前列。
目前,宁夏灌区小麦、水稻生产基本实现机械化,水稻机械化种植水平超过70%,其中机械插秧水平达30%,机械收获水平达95%;马铃薯机械化种植、收获水平达30%,牧草机械化收获水平达70%,玉米机械化收获水平达30%以上,设施农业机械化快速推进。宁夏农业生产已经进入以机械作业为主的新时代,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
6和51
“十一五”期间,自治区围绕特色优势产业,依托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开展农机化示范园区建设工作,累计建设了6个自治区级农机化示范县、51个农机化示范园区,示范面积达150多万亩,园区内农作物耕、种、收三个环节的机械化作业水平均达100%。
通过这些园区的示范带动,全区玉米机械化收获从“十一五”初期的不足3%提高到目前的30%,马铃薯种植和收获机机械化从“十一五”初期的几乎为零提高到30%,水稻机械化收获达95%以上,处于全国领先水平,保护性耕作技术得到了大面积推广应用,农机化示范园区成为自治区现代农业发展的“样板”。
760万元
2009年,自治区在银川市试点以“五免、四优、一救助”为主要内容的农机免费管理工作,实现了农机由强制性收费管理向公益性、服务型转变,开创了自治区农机安全监管工作新局面。
2010年,自治区在全国率先在全省范围实施了农机免费管理,引起国务院、农业部和自治区领导的高度关注,为全国农机安全安全管理积累了经验。目前,川区13个县(区)已全部实施农机免费管理,山区9个县(区)已选择1个乡镇试点。
据统计,自治区农机免费管理试点阶段,各市、县(区)财政投入免费管理的经费达760万元,农机上牌率、年度检验率、机手持证率均大幅提高,农机安全生产形势明显好转。
800万千瓦
“十二五”期间,自治区将进一步提高农机化装备水平、作业水平和安全生产水平。根据规划,到2015年,全区农机总动力将达800万千瓦,大中型拖拉机与机具配套比达到1:3,主要粮食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70%以上。灌区小麦、水稻实现种植与收获机械化,玉米种植与收获机械化水平达60%以上,大力发展适合山区特点的小型农业机械,使马玲薯种植与收获机械化水平达50%以上,玉米种植与收获机械化水平达50%以上。(信息来源:2011年1月9日《宁夏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