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康凤慧,大石桥市农机战线上的同事无不引以为豪。正是他从事推广站站长工作9年来,情系农机化事业,以脚踏实地、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锐意进取、大胆创新,千方百计推进各项农机化建设,在农机推广事业上开创出了一片新天地,重塑了农机形象,重振了农机雄风,为大石桥市农机化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不畏艰难 勇挑重担
康凤慧于2002年1月调至大石桥市农机推广站任站长,摆在他面前的是一堆烂摊子:人员超编严重,职工80%开资;单位欠外债10余万元;办公设施陈旧,环境艰苦;推广工作打不开局面,举步维艰。面对严竣的考验,他没有被吓倒,也没有等、靠、要,而是凭着笃定执著的信念,克服困难,迎接挑战,一步一个脚印,逐步打开了局面,走出了一条农机推广的新途径。首先,他积极争取省市农机项目资金支持,集中精力,抓好重点项目的推广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水稻机插秧、水稻机收获、保护性耕作等省级农机化项目得以迅速推广和应用。大石桥市拥有水田52万亩,旱田26万亩,短短几年时间,全市水稻机插秧作业由2005年零的突破到2010年的19万亩,水稻机收获由2003年零的突破到2009年的20万亩,保护性耕作由2006年零的突破到2009年的2万亩,辐射6万亩。其次,他积极争取地方财政的扶持,改善办公条件:2004年新装修了办公楼,2005年更换了办公桌椅,2006年购置了电脑和饮水机,2007年新建机具展示库房100平米,2008和2009年分别购置了两台下乡服务车。“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在他的领导下,现如今推广站不但还清了外债,另外增加固定资产70余万元,职工100%开资,农机工作已走上了良性发展的快车道。用他的话说:群众不怕你不办事,就怕你不办实事。
率先垂范 加强管理
经过2006年末的人事制度改革,大石桥市农机推广站只有16人,可以说是“一个萝卜一个坑”。面对日趋繁重的农机化工作,他要求全站一盘棋,特别是在农忙季节,无论站长和职工,一律冲在前面,力保工作顺利完成。为了加强技能学习,每年他都对全站上下每名职工进行“过筛式”培训,由他开始,经考核合格后方可过关,对现有工作人员充电提高。为了树立单位的良好形象,约束职工的服务形为,他先后制定了《机收获服务规定》、《机插秧服务规定》、《下乡服务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要求服务人员统一着装,科学指导,文明服务,不抽百姓一根烟,不吃群众一口饭,坚决杜绝有损于老百姓利益的事情发生。2007年夏天,为了节省资金,他与职工一起动手修建机具库房,在酷热的天气下,汗水浸透了后背,手上磨出了血泡,但他全然不顾,依然坚持到库房完工。这几年单位在进机具时,常常是晚上到货,甚至有几次是在半夜,他坚持和职工一起把机具卸完入库才放心回家。下乡培训时,他亲自担当授课教师,向老百姓耐心讲解农机化技术。农忙季节,在老百姓家的田间地头,常常看到他忙碌的身影,他的足迹踏遍全市16个乡镇180多个行政村。他在工作中付出的心血和汗水,点点滴滴都能记挂在大家的心头。用他的话说:当领导不是让你来享受的,而是实实在在为群众服务。
身体力行 致力诚信
他刚上任的时候,推广站与农机生产厂家几乎没有业务往来,农机具推广无的放矢。为了进一步掌握最新农机动态,了解农民需求,他通过对省内外多家农机生产厂家的考察,以及根据本地区农业的实际生产需要,引进了多种新型农机具,经过在田间地头的试验和现场会的演示成功后,推广给全市农民,不断填补大石桥市农业生产使用农机具的空白,农民使用后非常满意。在引进机具的时候,他注重诚信,从不欠帐,各农机生产厂家都愿意与他建立诚信往来,有的甚至是主动找上门来,寻求合作。现在与推广站建立诚信合作的已有来自沈阳、丹东、鞍山、吉林、黑龙江、山东、江苏等省内外10多个厂家。由于他注重服务承诺,对所推广的农机具出现的故障,保证在最短时间内到达所属服务区域,给予妥善解决,并保证零配件的供应,切实为农民撑起一把保护伞,有选购新机具意向的农民纷纷寻求推广站的帮助和支持。几年来共推广农机具近万台套。以插秧机为例,2006年增加203台,2007年增加206台,2008年增加361台,2009年增加468台,2010年增加492台,一年一个新台阶。目前全市的农机总动力达到35.95万千瓦,平均每万亩耕地拥有量达到5000千瓦,全市农机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由2003年的26.6%上升到现在的61.01%。用他的话说:干任何事情必须注重诚信,诚信是打开人与人之间沟通的一把钥匙。
大胆实践 敢为人先
提交人:营口市农机局 佟兆祥 责任编辑:辽宁省农机化信息网 赵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