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在市农机技术推广中心从事农机推广工作多年,对农机购置补贴工作的开展具有全面的了解,现结合阜新地区农机推广工作实际,谈一些对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认识。
一、农机购置补贴与农机推广工作的关系
(一)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应是农机推广工作的一种措施和手段。农机推广工作涉及的范围很广,如农机与农艺的有机结合,先进、适用的新机具的引进、试验及示范,新技术的引进比如保护性耕作技术,农业生产标准化的推广等,因此说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是农机推广工作的一个方面,或者说是一种措施和手段。而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有利于农机推广工作的开展,有利于农机化水平的提高。同时,还要加强政策的宣传力度,还要抓紧政策的落实,这样才能使农民真正了解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好与坏并不简单地等于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发放多少,农机具增加了多少,关键还取决于农机推广工作的成效,取决于农机化水平能否提高,取决于能否“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二)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制定和出台是围绕农机推广这一中心工作进行的。补贴的机具和技术必须是根据各地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制定和逐年完善的,也是为了各地急需改进农机作业环节或改善环境或提高某一种作用的机械化水平而制定的,所以列入推广目录的机具是农机推广的重点。
(三)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落实也是农机推广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政策的制定是为了落实,如果一个政策不去实施,不去落实,那也只能是一纸空文。确保补贴政策公开、公平、公正,就要加大宣传,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公示,对推广的机具进行验收核实、资料汇总及存档等一系列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把补贴政策落实到位。
二、阜新地区落实农机购置补贴工作现状
近几年,阜新市在省农机局的鼎力支持下,农机具补贴政策得到了较好的落实,补贴资金逐年大幅度增长。2006年,我市农机具购置补贴资金为170万元;2007年增加到590万元;2008年,阜新地区争取到国家农机具直补资金2011万元(含优质粮工程补贴资金285万元),补贴额度比上年的590万元增长三倍多,带动本地农民直接投资4044万元。全市共购置拖拉机1175台,配套机具1942台(套)。
几年来,全市各级农机部门充分利用补贴资金,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农民增收的目标,以改善农机装备结构,提高农机作业水平,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为主要任务,以推进保护地建设、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和花生生产主要环节机械化技术为重点,充分尊重农民购买农机的自主权,最大限度发挥农机购置补贴的引导效应,充分调动了农民购买和使用农机的积极性,大大改善了本地区农机装备结构,提高了先进适用农业机械的应用力度,促进了本地区农业及农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三、农机补贴政策对农业生产的作用
(一)农机直补进一步壮大了本地区农机大户。阜新地区现有农机大户及粮食生产大户20个,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资助下,在2008-2009二年间购置拖拉机、耕整机、播种机、玉米联合收获机总计84台套,生产能力提高40%,户均年收入增加在5万元以上。
(二)确保了百万亩保护性耕作任务的完成。为完成我市百万亩保护性耕作项目的顺利完成,阜、彰两县都把保护性耕作机具列为补贴重点,2008年全市共购置保护性耕作机具698台,其中秸秆粉碎还田机112台,联合整地机132台,免耕播种机432台,偏置重耙22台。为我市全面完成省局下达的100万亩保护性耕作工作任务提供了物质保证。
(三)促进了本地区花生生产机械化水平的提高。阜新地区不仅是辽宁省玉米的主产区,也是全省花生的主产地,据统计,2006年花生种植面积为100万亩,花生生产机械化程度较低,其中播种机械多为单垄作业的小型机为主,双垄以上机型仅有26台,播种机械化程度为46.4%,由于花生生产机械化程度低,生产技术的落后,限制了花生产量的提高,平均单产在150公斤左右徘徊,直接影响本地区农村经济的发展。通过近二年农机补贴工作的深入落实,引进花生生产先进技术及与其配套的花生覆膜播种机120台,2008年完成花生覆膜播种5万亩,花生平均单产增加22.5公斤,以2008年12月市场价格4元/公斤计算,使农民增加收入450万元。
(四)推动了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了农民增收。随着购机补贴力度的加大,本地区农机保有量的增加,农业机械的广泛应用,农业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促进了农民向畜牧养殖、社会服务业及外出务工等非农产业转移,拓展农业外部的就业和增收空间。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为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提供了保证。发展农机化的过程,就是农业生产通过“增机、减人、增收”的过程。是确保农村经济全面健康发展,努力缩小城乡差别,构建和谐社会的有力保障。
四、落实购机补贴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生产厂家“三包”服务不及时、不到位问题
例如,阜新市引进的花生播种机多为山东等地产品,距离我市路途太远,售后服务工作难度较大,而农机作业服务黄金时间一年也就两个月时间,有的作业项目也就十天左右,一旦机具在作业期间出现故障,需要“三包”时,“三包”人员却迟迟不能到位,农民只有自己买件修理,对修理时间及维修质量都有较大影响。
(二)执行项目的工作经费难以保障
阜新市在全省属于经济落后地区,市、县级财政财力十分有限,难以保证购机补贴政策执行的工作经费问题,市、县农机管理部门都是在自身办公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执行国家这一惠农政策。国家应该考虑,政策执行工作经费由中央财政出资,直接拨付项目执行县。
(三)农机产品质量监督不到位、农民维权难
近年来,随着阜新市购机补贴资金的逐年增加,购买的农机具增多,阜新市出现了多起购机补贴质量问题,虽然市各级农机推广部门将相关问题向有关部门进行了反映,但最终结果还是不能令人满意,造成购机农民吃亏,产生农民维权难现象。
五、今后开展好购机补贴工作的建议
(一)加强宣传,扩大受惠范围
与省内其他地区相比,阜新地区补贴资金落实额度低。阜新现有农业人口110万,现有耕地564万亩,人均占有耕地5.1亩,2008年落实购机补贴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