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价上去,得大头的往往不是农民;菜价下来,损失最大的却可能是农民
“菜篮子”和“菜园子”的感受,很多时候会有所不同。
日前,国务院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和有关部门及时采取16项措施,进一步做好价格调控监管和稳定市场价格工作,切实保障群众基本生活。各级政府迅速打出政策组合拳,稳定物价初见成效。商务部最新监测结果显示,食用农产品价格稳步回落,蔬菜价格降幅扩大,油菜、大白菜、黄瓜等价格降幅超过一成。
同时另一条消息也引人注意:海口郊区蔬菜集中上市,已经出现“菜贱伤农”的现象。而在不久前,海南因洪涝,政府还在忙着解决市民吃菜难问题。
这尽管只是局部现象,但再次提醒人们,“菜篮子”产品,尤其是生鲜蔬菜供应,形势变化快、调控难度大,搞不好,很容易“按下葫芦起了瓢”。
“菜篮子”,一头连着物价指数,连着城镇居民的生活质量,一头连着农民的钱袋子,连着农村的繁荣稳定,两头都是大民生。“菜篮子”产品价格基本稳定,保持在一个合理的价位,既有利于经济社会稳定,又有利于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相反,价格大起大落,“红绿灯”错乱,消费者心里没底,影响消费预期;农民也看不清信号,造成产业波动,损失更大。
因此,政府调控监管,一定要统筹兼顾,既关注城市居民的“菜篮子”,又关注农民的“菜园子”。正如国务院要求的,坚持扶持生产、保障供应与抑制不合理需求相结合,实施短期应急措施与建立长效机制相结合,理顺价格关系与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相结合。
由于这一轮价格上涨势头猛,情况复杂,实际工作中,一些地方“结合”的功夫还不够。往往只盯着超市、批发市场,盯着城市的“菜篮子”,价格居高不下,群众抱怨不断,越盯越上火,越听越着急。于是,更倾向采取限价措施。短期看,价格下来了,但形势能否稳定,要打个问号。因为,这轮农产品价格上涨,是成本提高、灾害影响、通胀预期加剧等多重因素叠加的结果,光“退热”不行,还要“消炎”。炎症在哪?到“菜园子”里去看看,多听听农民的声音。其实,从历次农产品价格波动的经验看,价格上去,得大头的往往不是农民;价格下来,损失最大的却可能是农民。
既看“菜篮子”,又看“菜园子”,就会找到更有针对性的措施。当前,流通环节利润过高,是生产者、消费者普遍反映的问题。过高的利润怎样降下来?不是机械地砍中间环节,不是命令城管满大街撵小商小贩,而是减少垄断,扩大竞争,尤其是大力发展零售环节,让超市、集贸市场、社区菜店合理布局,充分发展。这好比抗洪,水位高了怎么办?一味堵不是办法,进行必要的疏导、分洪,才能平稳运行。
长远看,理顺“菜园子”与“菜篮子”的关系,关键是要处理好市长与市场的关系。“菜篮子”产品是改革开放以来最先放开市场的产品之一,近30年来,市场调节发挥得淋漓尽致,对促生产、保供给,起到了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然而,农产品价格大起大落,政府调控该出手时就要出手。因此,市长保民生、稳菜价,应重点保两头,一头是大力扶持生产,供给有保障,没有大问题;一头是扶助低收入群体,给予适当的生活补贴,生活能托底,基本会满意。(来源: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