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营口市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
营口市是农业机械化起步较早的地区,改革开放以来,全市农业机械化不断发展,尤其是近两年来国家农机补贴政策和市政府“农业机械化推广工程”的实施,极大地调动了农民投入和发展农机化的积极性,使全市农机装备水平和农机化综合水平得到快速提高,解决了农业生产农民雇工难和繁重的体力劳动等问题,加快了我市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的转移,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在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农业机械化已成为我市农业生产中的主力军。
(一)农机装备水平初具规模。目前,全市农机总动力106.5万千瓦,平均每亩耕地拥有农机动力0.66千瓦;拖拉机保有量11325台;配套农机具9722台(套);水稻苗床播种机830台;水稻插秧机2039台;水稻割晒机66台;水稻联合收割机123台;玉米播种机687台;玉米联合收割机39台;微耕机(园田管理机)1096台;其它农业机械(设施农业机械、畜牧机械、林业机械、水产养殖机械,经济作物机械等)55874台。今年新增农业机械总台数达到6186台(套),其中:水稻苗床播种机340台;水稻插秧机548台;水稻联合收割机23台;玉米联合收割机16台;微耕机(园田管理机)668台。农业机械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资基础。
(二)农机作业水平稳步提高。全市农机化综合作业水平达到61%。机耕整地面积160.05万亩,机械化作业水平99%;水稻机械化育插面积28.01万亩,机械化作业水平41%,比上年净增10.01万亩;水稻机收面积25.3万亩,机械化作业水平36%,比上年净增0.4万亩;玉米机械化播种面积73.95万亩,机械化作业水平94%;玉米机收面积达到6.81万亩,机械化作业水平9.2%,比上年净增1.31万亩;玉米机械化施肥60万亩,机械化作业水平76%;农业运输量占农村总运输量的85%以上;农副产品加工,场上脱粒基本实现了农业机械化。农机化服务领域由过去的单一农田作业,拓宽到设施农业、林果、畜牧、水产养殖等各个行业,充分显示了农业机械化在农村经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农机新技术、新机具推广工作成绩显著。全市推广了玉米药剂灭草免中耕机械化技术;玉米精少量播种机械化技术;机械化深施肥技术;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水稻节水整地技术;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水稻机械化收获技术;玉米机械化收获技术;设施农业生产机械化技术等20项农机新技术,其中部分农机新技术已在我市全面普及,如玉米药剂灭草免中耕机械化技术,推广面积达到60万亩,覆盖玉米种植面积75%以上,玉米精少量播种机械化技术推广面积达到73.95万亩,占玉米种植面积94%;水稻节水整地机械化技术已达到100%。
(四)农业机械化示范区建设效果良好。为了加速农机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把农机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我市农机部门重点抓好抓实项目示范区建设。2010年,我市共有部、省级示范县(区)3个;示范乡镇5个;市级示范乡镇10个。示范区的建设推动了全市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全面提高了我市水稻、玉米生产的机械化水平。
(五)农机社会化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机化服务体系也在寻求适应发展的同时壮大起来,逐步走上服务、管理、经营一体化的轨道,通过经营促服务,搞好服务促管理,真正做到了管理上水平、服务上档次、经营上规模。在市、县(市)区、乡镇各级农机管理部门的组织扶持下,各级农机协会挂牌成立;以农机大户、种田大户为主的农机专业合作社纷纷建立。现全市共有农机协会、农机合作社62个,形成了新形势下农机服务管理体系。全市农机经营总收入1270万元,纯收入570万元。有力地推动了我市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加快了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步伐。
(六)农机推广服务体系不断发展壮大,初步建立起一支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农机推广队伍。全市农机推广部门在各级政府的领导下,通过改革创新、改变机制等措施,不断发展壮大,现有市级农机推广站1个,县(市)区农机推广站4个,各乡镇均设立农机推广专职人员,全市共有农机推广专职人员136人,在各农机新技术示范区和重点乡镇的示范点以及各农机专业合作社,还设立了农机推广兼职人员,基本形成了市、县(市)区、乡镇、村四级农机推广服务组织,做到市里有专人负责、县(市)区有专人协调、乡镇有专人落实、村及合作社有专人实施的农机推广服务网络体系。
二、“农业机械化推广工程”及农机新技术项目的经济效益分析
“农业机械化推广工程”为什么能够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对各个县(市)区、部分乡镇的农户、营机户和种田大户进行了认真的调查,对重点农机新技术进行经济效益分析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