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辽宁省兴城市以产业联合党委为纽带,推动花生产业从传统种植向全链条发展,实现了以党建链引领产业链、以“组织力”激活生产力。2024年,兴城市花生主产地红崖子镇花生产业产值突破40亿元,创造了5000个就业岗位,红崖子花生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成为党建引领产业振兴的典型范例。
破局“小散弱”,构建全链协同新格局。红崖子镇是东北重要的花生生产基地,种植规模达10万亩。长期以来,产业链条短、品牌价值低以及农户分散经营等因素束缚着产业发展。2023年,红崖子镇花生产业联合党委应运而生,整合了10个村党支部、2家合作社以及3家加工企业,构建起“党委统筹、支部联动、党员带头”的三级组织体系。联合党委将党组织嵌入产业链的关键环节,彻底打破了原有的村域界限和主体壁垒,通过统一规划种植标准、协调土地流转、精准对接企业订单,全镇花生规模化种植率上升至85%,加工产值占比从30%跃升至65%。
创新“三链融合”,激活产业发展新动能。花生产业联合党委紧紧抓住组织链、服务链、人才链“三链融合”这一抓手,全力破解产业升级过程中的难题。组织链充分发挥聚合作用,推行“党支部+合作社+企业+农户”模式,成功统筹整合1.2万亩土地、3000余万元资金,建成标准化种植基地,实现了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服务链聚焦保障功能,组建26支党员助农服务队,累计开展技术指导、金融对接等服务500余次,协调低息贷款5000万元。人才链尽显引领效能,深入实施“双培双带”工程,将18名致富能手发展为党员,培育120户党员示范户。同时,积极引入辽宁省农科院专家团队,大力推广高油酸花生等新品种,带动花生亩产提高20%,农户年均增收1.5万元。
深化“五联驱动”,打造品牌赋能新引擎。花生产业联合党委创新推出联规划、联技术、联市场、联品牌、联治理“五联驱动”机制。牵头制定五年发展规划,投资建设花生主题文化广场、研学基地;建立田间学校,培育30名“土专家”,每年培训农户2000余人次,标准化种植覆盖率高达90%;积极拓展线上市场,在多家知名平台开设线上旗舰店,年销售额突破亿元大关;推出精品礼盒、花生油等20余种特色产品,举办花生文化节;将产业发展与乡村治理紧密挂钩,12个村年集体经济收入突破1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