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给芒果树施肥的好时机,一定要让它们‘吃饱’。”收到技术员的提示信息,陆宇福赶紧来到承包的果园。
这里是广西百色市田阳区头塘镇联坡村。青山绵延、土坡平整,运输轨道蜿蜒而上,陆宇福的果园就在半山处。在山下的值班室签字借用机械,不到两分钟,近500斤化肥和农具就借助运输轨道爬上了坡。陆宇福空手上山,开始施肥作业。
“去年毛收入4万元!这才挂果两年,产量已经和种了十几年的果树一样了。”陆宇福介绍,“这都得益于山区农业现代化,山里人也挑上了‘金扁担’。”
陆宇福说,以前浇水只能靠下雨,每亩收入少则1000元、多则3000元。作业方式低效导致经济效益上不去,让陆宇福这样的农户不愿从事农业生产。
田阳区整合资金3.86亿元,推行“公司+基地+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最重要的,是通过弯改直、坡改缓、建设机耕路和条田,大量山地完成了宜机化改造,基本实现耕种收全程机械化。
“比如,我种的10亩果园,想要啥都可以从平台公司借,人家还提供技术指导、农资垫付服务,可省心了。”陆宇福说。
2018年以来,广西累计建成水果、油茶等34个优势特色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创新示范基地,在核心示范区开展宜机化改造8000亩,引进2185台(套)先进适用农机装备,有效改善了丘陵山区作业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