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年春节来临之际,中国农业机械化协会易云专访了中国农业机械化协会会长刘宪。
易云:刘会长您好。非常荣幸能就扶贫话题和您一对一聊天。协会早在2017年就开始做定点专题扶贫。当时本着怎么一个初心呢?
刘宪:谢谢您关注这件事。说来话长,20多年前我曾经有帮助贫困户的经历。当时我在河北挂职认识了一个贫困户的孩子,母亲因病去世,治病欠下许多债,按照党委计划我负责帮助她继续学业,孩子很懂事也很努力。后来她幼师毕业,她的下一代也有了好条件。在当地党委和政府扶贫计划的帮助下家里的情况也渐渐好了。这件事我感触很深。
易云:我想这段早年的经历,一定是影响您投入扶贫活动的一个重要因素吧?
刘宪:是的。我年轻时也曾经在农村生活过,认同扶贫的必要性。但这只是个人想法,参与扶贫事业这件事我们协会和会员单位有共识是关键因素。为扶贫做点事情是我们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协会作为农机使用者的代言人,能够第一时间感受贫困地区的痛点,农业生产力落后,农机化率偏低,劳动力被束缚在土地里“面朝黄土,背朝天”,辛苦的劳作依然长期被贫穷困扰。为了帮助他们找到致富之路,我们联合地方农机部门试着在贫困县甘肃省永登县的团庄村做一个试点,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也为我们后续的扶贫工作提供了信心。
易云:在采访您之前我通过协会公众号了解到团庄村这个试点,据我们跟进了解,现在团庄村已经整体脱贫“摘帽”。经过几年的发展,合作社新购置了200马力拖拉机等一批机具,已拥有大中型农机具20多台套,可以开展深松整地、犁耕、旋耕、铺膜、播种等机械化作业。团庄村所在的通远乡党委书记苏惠学认为:团庄村由原来的贫困村一跃成为先进村,农机合作社的作用功不可没。
刘宪:团庄村脱贫我们很欣慰。2017年发起开展“牵手贫困村,助推机械化”农机定向捐赠活动的时候,团庄村农业生产任务繁重,农机化水平很低。我们组织行业专家多次赴当地考察,根据当地生产实际需求采用“点单式”的定向捐赠,按照和村里商量的结果。向当地捐赠了价值约50余万元的农机具共12台套,另外,协会捐赠10万元建设了300平方米的专用机库,没想到几年后就看到成效。
易云:这个试点的确为团庄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在做这个试点的时候,并没有什么先例可循,协会肯定也遇到了很多问题吧?
刘宪:坦率的说,首先摆在面前的是钱的问题。在团庄村扶贫方方面面的投入,全靠我们自己想办法。协会是自负盈亏单位,资金积累不多的情况下,自己花钱做这些事的确需要很大的决心。
易云:以自有资金进行扶贫投入,对协会日常运营是不是有影响?
刘宪:经济上只有投入没有产出,影响不言而喻。况且不是短期一次的投入。但我们认识是一致的,态度是坚定的。既然要做公益事业就要有奉献,不能怕花钱只算经济账。我们一方面自筹资金,一方面动员会员单位捐赠。这几年下来农机爱心企业提供的捐赠机具、协会自行采购的机具、培训班、扶贫活动日常开支和差旅费等,我估算累计也有五、六百万元。这几年开展扶贫活动我们没要国家一分钱,虽然有些困难我们还是坚持下来了,也做成了一些有益的事。
易云:您说到这里,我联想到“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后面还有一句话,“初心易得,始终难守”。
刘宪:你说的很对,我认为扶贫贵在坚持始终和求得实效。
易云:团庄村项目后,协会在后续的扶贫工作中还有哪些新的尝试?
刘宪:扶贫不只是“输血”,同时也培养当地“造血”的能力。农机扶贫不仅是把机器送到了贫困农民手里,还需要进行技术培训等一系列配套工作。我们在实际扶贫工作中,往往会帮助当地培养机手,让机器能够在当地独立的运转起来。
易云:许多新机具对贫困地区来说可能是第一次接触,让不同新机具在当地发挥出应有的水平,也是个不小的挑战。
刘宪:的确是这样,我们认为针对性的培训很重要,这些培训不仅仅是机具的操作,还包括了后期的保养维护维修、不同机具的搭配使用、农机农艺结合等培训。我们与跟地方管理部门合作,组织捐赠企业、协会专家组等很多方面的专业人士对合作社提供技术支持。不仅加强技术人员的培训,我们还投入资金组织了贫困地区的农机合作社社长参加“脱贫致富带头人培训班”,为合作社的运营提供新的思路和视野。培训班与山东农大联合举办,我们组织贫困地区的村第一书记、村干部、合作社社长等40多人参加了培训,协会的年轻同志王京宇与学员同吃同住,全程为学员提供服务支持。培训班采用专题授课、参观考察、主题研讨、交流互动等灵活多样的授课方式,通过解读扶贫及政策文件,分享优秀村支部书记、第一书记典型经验,现场参观教学等内容,帮助参加培训的学员掌握如何借助特色优势产业助推精准扶贫、如何从自身出发带头扶贫攻坚的理念和方法。
易云:我觉得这是扶贫工作一个升级,协会不仅舍得花自己的钱扶贫,也在花心思做扶贫。
刘宪:是的,我们的确不断在思考提高农机扶贫有效性,更好配合主管部门和当地政府的扶贫工作。2018年开始,在农村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统一安排下。协会组织行业专家、爱心农机企业多次赴四川“三区三州”地区实地考察,就脱贫致富过程中的困难进行调研分析。我们在四川红原县调研发现山坡饲草地进行草籽补播是一大难题,严重制约了当地畜牧业发展。协会与农用航空分会、农业航空企业进行技术沟通,杨林副会长和许多协会的同事克服高原反应等身体的不适,多次前往红原、理塘县等高海拔地区走访,积累了大量一手的素材。经过反复技术尝试,协会会员单位广州极飞科技有限公司通过对无人机进行研发改装,完成了适应高海拔地区作业的无人机研制。2019年3月,红原县农机管理部门推荐的4名农机手,通过系统培训,掌握了农用无人机驾驶技术并顺利结业拿到农用航空器“驾驶证”,为红原地区提供了内生的技术支持。2019年4月,极飞公司组织了6台农用无人机在红原县完成了10000亩草籽撒播作业,实际作业效率是人工作业的几十倍。这项技术的应用解放了劳动力,实现收入的增加。
易云:无人机撒播草籽,这的确是个新鲜的尝试。看来扶贫活动要做的事情真不少。
刘宪:扶贫的主体是地方政府,协会主要是配合地方政府工作,有多大力量就出多大力量。能为“三区三州”地区带来实实在在的受益是我们最终的愿望。2019年3月,协会面向行业发布了“情系‘三区三州’,爱心农机助力脱贫攻坚”公益募捐倡议书,协会孙冬同志多方联系,得到了会员单位、社会各界的广泛响应。15家企业奉献爱心,为昭觉、红原、理塘三县共捐赠了83台(套)价值近170万元的机具;协会以自有资金购买了50台电动牛奶分离机赠送给当地贫困家庭。希望能为当地贫困家庭带来更为全方面的支持。
易云:给贫困地区送去新的机具、技术,填补信息时代的“数字鸿沟”,我想这对当地扶贫,也对促进农机化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和模式。农机化协会确确实实的用自己的行动践行“市场导向,服务当家”的办会方针。
刘宪:对,作为行业组织服务会员单位、做政府、企业、使用者的桥梁是我们工作的主题,我们把扶贫工作作为主题中的重点,建立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多次召开扶贫工作小组会,专题研究部署定点帮扶工作具体事项,落实了具体的工作安排,使此项工作有检查、有落实、专人抓专人干。同时,协会广泛引导和动员协会会员等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扶贫公益事业,在行业中营造了关心扶贫、支持扶贫、参与扶贫的浓厚氛围和情怀。协会所做的扶贫工作受到了农机系统内外的关注和肯定。
易云:嗯,我也了解到协会近些年来在扶贫工作上获得一些赞誉。2019年9月,民政部社会组织管理局在安徽合肥主办了首届“全国性粮农类社会组织产业扶贫对接活动”,咱们协会与12家全国性粮农类社会组织通过图文展示了扶贫成果,与20家全国性粮农类社会组织共同发起“履行社会责任,助力脱贫攻坚”全国性粮农社会组织扶贫攻坚倡议书,大会授予中国农机化协会突出贡献表彰证书,2020年协会再次获得这项表彰。2020年11月,协会所做的一些扶贫工作入选了农业农村部举办的农机系统扶贫优秀案例,得到了系统内外的肯定。您对这些荣誉是怎么看的?
刘宪:协会的这些荣誉离不开上级部门的指导、会员企业的支持,特别是农机化司和两站的指导帮助,也更离不开协会、地方管理部门处在扶贫前线同志的付出。2018年协会组织了相关活动对农机系统内积极参与扶贫公益事业的会员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我们希望通过这个活动把荣誉给到扶贫工作背后默默付出的人。
易云:您为协会得到这些荣誉感到自豪吗?
刘宪:肯定有一些。但我们的初衷不仅是为了获得荣誉。我和我的同事们更在乎能加入主旋律,跟上时代发展步伐,亲身参与扶贫这件事,融入这项伟大的事业。把农机人的专业技能用于帮助脱贫,特别是看到许多熟悉的人生活一天天好起来,看到农业机械化在扶贫工作中派上用场,作为农机人真的有一种成就感。
易云:我很理解和赞同您的说法。2019年新冠病毒的爆发,对于贫困地区来说肯定更加艰难,这对扶贫工作有没有什么影响?怎么应对?
刘宪:新冠病毒爆发后,我们第一时间通过远程会议探讨如何帮助贫困地区减小疫情影响。决定购置400台喷雾器协助疫情防控。协会副秘书长耿楷敏联系电动喷雾器生产企业,对接相关部门捐赠方案,通过农业农村部协调解决物流运输困难,保障捐赠机具及时配送至湖北疫区、四川三区三州、湖南、贵州、甘肃等司、站、协会对口帮扶贫困地区。这次疫情没有阻碍扶贫后续跟踪回访工作,综合部张斌在疫情期间以电话询问、网络调查的方式开展工作,对四川“三区三州”——红原县、昭觉县、理塘县、河北曲阳县、甘肃永登县、黑龙江泰来县、湖南永顺县等农机系统重点扶持贫困地区进行调研,以接受捐赠的农机合作社、村委会和农机使用者为对象,了解186台(套)捐赠机具中在用数量、作业面积、作业效果、维修售后服务情况,进一步了解捐赠农机使用情况,帮助受赠方在困难条件下及时联系相关技术人员、营销售后人员对相应问题跟进解决。完成了《贫困地区农机购置补贴机具核查及捐赠机具使用效果评估》报告。
易云:2020年是我国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协会对于以后的工作有什么设想?
刘宪:我国脱贫攻坚工作已经取得了为世瞩目的成绩。党中央的提出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新时期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我们将一如既往的在上级领导和农机行业爱心人士的共同推动下,为我国乡村振兴添砖加瓦。六十多年前,毛主席就说过“农业的根本出路在农业机械化”。近年来,运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装备改善农业生产经营条件的典型案例层出不穷,发展农业机械化大幅度地提高了当地劳动生产率、生产技术水平,提高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也为偏远地区农业发展提供借鉴。我认为农机化能在扶贫中发挥独特的作用,在乡村振兴中同样也能发挥独特的作用。在举国开展乡村振兴的新时期,中国农机化协会将继续以农机人的角度努力工作贡献全部的力量。
易云:今天话题的内容很丰富,再次感谢您能够接受我的采访,也感谢所有爱心人士所做出的努力。最后,我可否用这样一句话来概括和描述中国农机化协会扶贫的故事----汇涓流以资沧海,积小善以聚大成。
刘宪:“汇涓流以资沧海,积小善以聚大成”这句话用来描述协会扶贫工作相关活动再好不过了。协会倾全力为贫困地区提供支持,尽管自身力量微薄,但是相信在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下,凝聚全行业的“涓流”,定能为实现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提供源源不断的支撑。非常感谢!春节快乐!
易云: 春节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