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辽宁省农业机械化信息网!
   
  信息搜索:
您所在的位置:农机网 >> 综合新闻 >> 正文
2020年全国粮食增产113亿斤 总产创历史新高
作者:经济日报记者 乔金亮    发布时间:2021-01-05 【字体:


□ 当前,秋冬种基本结束,实现应播尽播、一播全苗。种植业结构持续优化,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明显增加。

□ 农业农村部门实施农民合作社规范提升行动,各地探索出了多样化的新型集体经济发展模式,让农民获得了更多财产性收入。

□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圆满收官,农村基础设施补短板步伐也在加快。

隆冬时节,寒意渐浓,广袤乡村仍旧生机勃勃。黄淮海的冬小麦正分蘖生长,西南地区的油菜已现蕾抽薹,东北黑土地正在越冬,各地大棚里的瓜菜一片绿意。经历疫情汛情虫情多重考验,2020年,农业农村经济的“四季歌”再奏新曲。

新希望播种在沃野,新动能孕育在田间。2020年,农业农村经济稳中向好。粮食生产再创新高,农业结构调优调新。一度跌入低谷的生猪产能恢复至常年的九成。农民收入保持增长势头,增速持续跑赢城镇居民。巩固农业、稳住农村,就做活了经济社会发展大棋局的“眼”。

粮食生产再获丰收

乡村产业不断优化

“我们引进推广优质稻品种——野香优莉丝,亩产比其他优质稻品种高出100斤至200斤,产量稳、米质好且价格高。”盘点一年的收成,江西省新余市雪平种养农民合作社理事长黄雪平说,2020年合作社种植野香优莉丝3000余亩,并与所在的渝水区种粮大户们签订了2.6万余亩该品种的专属订单合同。

粮食生产再获丰收,秋冬种作物长势较好。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潘文博表示,2020年全国粮食增产113亿斤,总产创历史新高。当前,秋冬种基本结束,实现应播尽播、一播全苗。据农业农村部遥感应用中心监测,全国冬小麦主产区耕地土壤墒情良好,冬小麦长势较好,苗情好于2019年或与2019年持平的比例达到88.6%。

“目前,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60%,农作物耕种收机械化率达71%。”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刘焕鑫说,种植业结构持续优化,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明显增加。过去的小麦主要适合做馒头和面条,现在适合做面包、糕点的强筋、弱筋专用小麦占比有了较大幅度提高,达到35.8%。优质稻谷面积进一步扩大,大豆面积连续5年增加,粮改饲面积超过1500万亩,粮经饲三元结构初步构建。

纵向延伸,横向嫁接,乡村产业接二连三。广西田东县大力发展“旅游+现代农业”模式,推出生态观光游、民宿体验游、水果采摘游等,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助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目前,全县建成农旅融合项目53个,形成了芒果产业观光休闲、十里莲塘垂钓基地等带动力强的品牌项目。47个贫困村依托项目发展乡村游、农家乐等,年安排贫困人口直接就业1200人,人均增收1500元。

当农业与加工、文旅、电商、康养等产业相遇,就形成了“农业+”态势,由此催生体验农业、智慧农业等新业态,显示出产业的魅力。据农业农村部数据,农产品加工业经营状况明显改善,预计2020年农产品加工业营业收入超过23.5万亿元,比2019年增加1.5万亿元。同时,乡村休闲旅游业持续回暖,直接带动吸纳就业人数1200万,带动受益农户800多万户。

农村改革蹄疾步稳

经营体系巩固完善

小生产走向大合作。农业农村部门实施农民合作社规范提升行动,截至2020年11月,全国农民合作社达到224.1万家,辐射带动近一半的农户。数量增加的同时,业务范围拓宽,覆盖农林牧渔各业,1.3万家进军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2000多家从事乡土特色产业;产业链条延伸,从种养业向产前和产后各环节拓展,超半数的农民合作社提供产加销一体化服务,26.8万家创办加工、流通和销售实体,4万家发展起农村电子商务。

小农户走向大农业。2020年中央财政农业生产托管专项资金达45亿元,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超90万个,托管服务面积超16亿亩次,带动小农户进入现代农业轨道。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副院长张红宇说,生产托管效益明显。有力促进农业节本增效。试点地区粮食全程托管亩均增产10%至20%,农户亩均节本增收150元至300元。同时,推动农业绿色发展。服务组织普遍采用深耕深松、施用有机肥、秸秆还田等绿色技术,实现了减肥减药10%至25%。

经营主体在变,经营制度也在变。承包地确权颁证全面完成,2亿多农户领到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政策出台,新一轮农村宅基地改革试点启动实施。农业支持保护制度逐步健全,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农业补贴制度初步建立。不久前,调整完善土地出让收入使用范围优先支持乡村振兴政策出台,土地收益取之于农也将用之于农。可以说,农村改革的“四梁八柱”基本构建。

土地能生金,资产更如此。截至目前,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基本完成,6亿多人集体成员身份得到确认。多数地方结合当地实际,将资产折股量化到集体成员。农民们反映,过去的“一锅粥”变成了现在的一本账,“终于知道村里有多少钱、多少地、多少房子了”。目前,全国共有43.8万个村完成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中组部、财政部、农业农村部计划到2022年在全国扶持10万个左右的村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试点。各地探索出了多样化的新型集体经济发展模式,让农民群众获得了更多财产性收入。

乡村振兴开局良好

农村面貌明显改善

从东北的雪路柴扉到江南的小桥流水,从川滇的竹楼木屋到陕北的窑洞暖炕,无不凝结着人们对乡村的美好记忆。乡村是农民的立足之基、生活之本。保护绿水青山,留住美丽乡愁,建设美丽家园,才能让农民有获得感、幸福感。随着城镇化的推进,我国农村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但相当一部分地区也出现了“空心化”现象。乡村振兴战略正是解决问题的一把钥匙。

2020年年底,乡村振兴战略第一仗——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圆满收官,全国95%以上的村庄开展了清洁行动,众多农村扭转了长期存在的脏乱差局面,基本实现干净整洁。全国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超过65%,近三年来累计新改造农村户厕超过3500万户,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已覆盖全国90%以上的行政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水平有新的提高,村容村貌明显改善。

活跃乡村文化,传承农耕文明。全国新认定27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进一步扩大了农耕文化保护传承的覆盖面。以“耕读传家兴文化,脱贫攻坚小康年”为主题的“新时代乡村阅读季”活动持续升温,带动190多万农民群众参与数字化阅读,约1.6亿人次参与线上阅读推广活动,引领了乡村阅读新风尚。2.8万多幅农民摄影作品记录了小康路上农业农村的时代新貌,受到社会关注。

农村基础设施补短板步伐也在加快。有关部门支持超9000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农产品产区新建改建1.4万个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规模超过600万吨,农产品产区贮藏保鲜和产后处理能力明显提高,择期错季销售能力增强。随着村庄道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发力,农产品出村进城“最初一公里”问题正得到解决,使得数字乡村时代加快到来。“手机成为新农具,直播成为新农活”,借助移动互联网,农民的烦心事加速解决,农村正成为农民安居乐业的家园。

提交人:辽宁省农机化信息网 admin       责任编辑:辽宁省农机化信息网 admin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 农业产业“机器换人”还需加劲 (2020-08-18)
· 不同产业、不同区域间发展不平衡——农业机械化瞄准三大领域补短板 (2020-10-13)
· 小农接入大托管 种地有了“田保姆” (2020-10-27)
· 夏粮增产夯实全年丰收基础 (2022-07-20)
· 人工智能是智慧农业新风口 (2023-07-05)

 

各地农机局: 沈阳  大连  鞍山  抚顺  本溪  丹东  锦州 营口  阜新  辽阳  铁岭  朝阳  盘锦  葫芦岛     
返回首页 | 政策法规 | 管理机构 | 质量监管 | 安全监理 | 农机补贴 | 农机推广 | 农机科技 | 经验交流 | 农机论坛
Copyright © 2009 LIAONINGSHENG NONGYEJIXIEHUA XINXIWANG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辽宁省农业机械化信息网
地址:沈阳市黄河北大街88-12号 联系电话:024-86518596 、86518601 E-Mail: lnnj@lnnj.gov.cn 辽icp备11011116号
沈安网备21011402000090号  技术支持:沈阳同创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您是第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