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在北京市通州区于家务乡,一场“华北地区先进适用农机具(起垄机)综合质量评价暨北京市农机技术推广田间日活动”正在举办。这次活动是由北京市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推广站组织的、全国首次生菜起垄机综合质量评价现场会,以选取生菜全程机械化配套用起垄机为目标,通过机具展示、作业演示和田间试验等方式,全方位展示和考核参展起垄机的作业质量。
本次活动由北京市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推广站主办,特邀请北京市创新团队叶类蔬菜创新团队专家及田间学校负责人,天津市、河北省农机鉴定站专家,北京市各区农机推广站负责人及技术人员等参加。
按照华北地区生菜种植农艺要求,充分考虑起垄后续各环节农机配套情况,以北京市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推广站近几年示范推广的起垄机为主,典型生产厂家为辅,通过网上招募参试样机,参展的起垄机型式种类较多。既有设施内用,也有露地种植用;既可以起垄作业,也可以起垄铺膜铺滴灌带等复式作业;目标起垄垄面宽度分别为50厘米、60厘米、100厘米和120厘米。活动现场,10台不同型式的起垄机在技术人员的指挥下依次开往田间,来回穿梭,大显身手,展示着各自的风采。其中一台宽垄起垄机缓缓地向前行驶,来回往返了不到10分钟,一条条笔直的梯形垄就呈现在眼前,大片的农田被规划的整整齐齐,垄形像“豆腐块”般整齐,该园区的管理人员告诉记者:“使用宽垄(120厘米)起垄机种植生菜,不仅可以节约大量的土地,而且作业效率高,人工起垄效率明显不如机械,人工起垄效率为每个工0.55 亩,该机器的效率约是人工的50倍。”
近年来,叶菜类种植从业者显现老龄化、妇女化、家庭化趋势。叶类菜生产换茬频繁、劳动强度大、产品不易贮存、价格变化大是其基本特点,随着劳动力成本不断提高,叶类菜生产的各个环节迫切需要机械化,实现增产增收。生菜是叶类蔬菜的典型代表,北方地区的生菜生产多采用苗盘育苗、土壤定植的生产模式,其生产过程可分为育苗播种、施基肥、耕整地、起垄、铺膜、铺滴灌带、移栽定植、田间管理和收获及净园等十大环节,北京市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推广站叶菜团队紧抓这些关键环节,经过多年的努力,采用引进消化、研发改进、试验示范等方式,除了散叶生菜、2行结球生菜收获目前还没有适宜的机型外,其他环节基本能够找到适宜的机具。但在生产中发现,各环节机械化技术的相互衔接还不完善,究其原因,还是基础环节作业质量不匹配,容易出现移栽机轮距与起垄机垄型不匹配的问题。在调查发现,在生菜种植中,起垄环节基本实现了机械作业,市场上出现的起垄机品种繁多、规格各异、用途多样,各类起垄机的性能参数能否很好地适应生菜全程机械化需要,能不能满足后续机械化作业的要求,还缺乏相关的技术支撑。同时,购买机械一次性投入大,成本回收周期长,直接影响了菜农选择适合的起垄机,制约了生菜全程机械化发展。
据了解,这次由北京市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推广站组织的全国首次生菜起垄机综合质量评价现场会活动,一是以质量评价为突破口,创新农机鉴定改革,探索农机质量评价的新方法。本次质量评价活动是京津冀三个省市的农机鉴定机构首次开展蔬菜起垄机的检测工作。目前正是农机鉴定改革的关键期,以组织单位为主、邀请河北省农业机械鉴定监理总站和天津市农业机械试验鉴定站的技术人员通过田间试验的方式对起垄机进行相关性能检测,对参选产品进行定量化评价,发挥京津冀农机鉴定部门协同发展作用。二是以质量评价为契机 更好地为农户提供服务。北方地区已经进入秋季生菜种植期,本次活动将演示与实际生产结合起来,在田地里统一起垄,比对不同起垄机作业效果,根据京津冀三地的农机鉴定机构进行专业检测,以及农机使用者或推广者现场观摩评价机具的作业情况,选取最适合北方地区叶菜起垄的机型。通过此次田间日活动,广泛宣传推广先进的农机化新技术和新机具,提供平台,让农民了解机具性能和作业质量。三是以质量评价为抓手 助力华北地区生菜种植全程机械化。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起垄是实现生菜全程机械化的基础环节,只有垄型好,符合后续机械化作业的要求,才能逐步建立各环节相衔接、多机具相配套的生菜机械化生产体系。本次活动的开展,以鉴定机构检测为依据,科学、客观、公正地对参加评价样机进行评价,为农民选择先进适用、安全可靠的生菜全程机械化的起垄机提供有效依据,为农机化技术推广做好服务,也为政府机构决策提供理论依据,推动生菜机械化生产向全程、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