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辽宁省农业机械化信息网!
   
  信息搜索:
您所在的位置:农机网 >> 推广动态 >> 正文
2016年大连市农机推广站二、三、四季度重点推广工作思路
作者:大连农机办    发布时间:2016-03-30 【字体:

  为深入贯彻中央1号文件精神,我站按照市农委统一部署,以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为出发点,加快推进现代农业机械化水平为落脚点,结合本市实际情况,认真落实2016年二、三、四季度我站重点推广工作思路,促进大连市农机化水平又好又快的发展。

  1.提升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

  提高和巩固大连市水稻生产耕、插、收三项主要指标机械化作业水平,努力实现全程机械化生产。今年,拟引进西安亚澳水稻旱直播机和动力驱动耙,结合本市各地种植结构调整实际情况,认真做好技术推广与培训服务工作。充分发挥水稻机械化旱直播技术节约水资源的优势,在减少作业成本、保护环境等方面起到示范作用。

  2.推进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与应用

  今年春播前,完成对2015年秋季深松地块土壤肥力与水分测量,掌握对比数据。拟引进自走独立式除草、病虫害打药机械。加大农机新技术、新机具推广宣传与培训服务力度,扩大保护性耕作技术实施面积,依托农机专业合作社,建立保护性耕作技术示范基地,以点带面,辐射周边农户。力争提高我市免耕播种、机械化深松整地和玉米机械化收获机械的保有量。

  3.调研玉米秸秆综合利用

  深入调研玉米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加速推进玉米秸秆机械化直接还田,结合本市作物品种和区域特点,尝试探索可行的秸秆机械化直接还田技术标准和作业质量规范,加强农机与农艺结合,完善作业技术路线和技术模式。建议农业、农机、科技等部门密切配合,分工协作,共同抓好这项工作。在此基础上还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4.跟进蔬菜机械化生产技术示范与应用

  自2014年,市站先后引进蔬菜育苗播种机、移栽机和电动式蔬菜播种机,通过数据统计与分析,认真做好蔬菜机械化生产综合测评工作。同时,拟引进配套起垄机械。以金州好地农业有限公司为典型示范基地,鼓励有条件的园区和蔬菜种植重点乡镇推广应用这项技术,扩大作业范围,提高我市蔬菜生产机械化程度。

  5.引进“互联网+农业机械装备”技术

  目前,大连市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面积逐年增加,保护性耕作作业补助等项目检查验收完全依靠传统人工来完成。不能达到预期效果,为此,市站对 “互联网+”在农机化技术领域应用进行调研,拟引进哈尔滨工业大学研发的深松作业远程信息化监测系统,深入挖掘农机作业数据,提升管理和决策水平,服务于各级农机管理相关单位,为大连市农机的宏观管理、指挥调度、作业统计、发展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6.项目建设工作

  站领导高度重视项目建设工作,积极争取政策扶持资金,引进高科技项目。课题组认真履行各自职责,主动提出项目实施的意见和建议,深入试验示范基地、示范区等实地研究项目具体情况,努力推动市站农机推广项目建设工作平稳发展。

  7.加强农机推广实用技术培训

  编印《农机化技术推广培训资料》、《农机质量监督管理培训资料》、《大连都市农业培训资料》等培训教材和有关农机化新技术宣传资料。通过培训会、现场会、咨询指导、科技下乡、科技入户科技大集等形式,加快农机化新技术推广普及。利用电视、广播、网络、报刊等主流媒体和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宣传农机新技术新机具和相关农机质量法律法规。

  8.农机新技术的试验与示范

  2016年,市站重点做好多层栽培技术和新型鱼菜共生系统的试验与示范工作。制定科学的试验方案,掌握准确的试验数据,完善合理的试验报告,提出有效的推广实施方案。加大对外宣传力度,为大连市都市农业发展提供技术保障。

  9.试验示范基地建设

  今年,市站与农业领域大型企业合作,分别在本市旅顺口区和甘井子区建立都市农业示范基地。市推广站提供技术支撑,企业提供了场地、设施建设等支持。下一阶段,市站将以示范基地为依托,加大新型鱼菜共生技术、多层栽培技术等示范推广力度,力争探索出适合大连市农机与农业发展的新道路。



提交人:大连市农机办 杨日令       责任编辑:辽宁农机化信息网 叶秋楠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各地农机局: 沈阳  大连  鞍山  抚顺  本溪  丹东  锦州 营口  阜新  辽阳  铁岭  朝阳  盘锦  葫芦岛     
返回首页 | 政策法规 | 管理机构 | 质量监管 | 安全监理 | 农机补贴 | 农机推广 | 农机科技 | 经验交流 | 农机论坛
Copyright © 2009 LIAONINGSHENG NONGYEJIXIEHUA XINXIWANG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辽宁省农业机械化信息网
地址:沈阳市黄河北大街88-12号 联系电话:024-86518596 、86518601 E-Mail: lnnj@lnnj.gov.cn 辽icp备11011116号
沈安网备21011402000090号  技术支持:沈阳同创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您是第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