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也是土地流转之外的一种适度规模经营方式,体现了规模化经营、集约化生产和专业化服务的集成创新。为全面实施中央财政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试点项目,根据铁岭市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试点项目要求,市财政局和市农机局联合举办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业务培训班。培训在12月21日-8月24日进行。全市服务示范点项目负责人、财务负责人、农机技术负责人,项目合作单位各示范点负责人、财务负责人;各县(市)区综合服务中心,分管农机和农机的负责人、农机员共80人参加培训。培训班主要就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开展社会化服务适度规模经营有关业务培训。主要内容包括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项目的目的和意义、农民合作社规范化管理与农机合作社财务管理、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项目管理和考核办法、耕种收综合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农业机械使用与维修技术等。
当前,农业生产处于分散经营向适度规模经营的过渡时期,秸秆露天焚烧等原始作业方式形势依然比较严峻。涉农补贴品种既多又散,无法形成合力,与现代农业生产高度集约化、适度规模化的要求不相适应,粮食生产安全受到较大的挑战。推进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扶持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发展,全面提高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的水平。一是从粮食生产产业链的视角,帮助服务组织构建耕种收到产地初加工的全过程的服务链;二是改变对单一环节和单个领域,转向对服务组织的扶持,实现从关键环节向全程社会化服务转变,实现规模化经营;三是培植新型经营主体择优选择服务组织,坚持“谁服务、补贴谁”的原则,按照服务合同实际作业量和社会化服务程度进行补助。为探索建立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体系,切实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解决“谁种田”、“种什么”和“怎么种” 的问题,为高产、高质、高效农业和农民持续增收做出积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