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辽宁省农业机械化信息网!
   
  信息搜索:
您所在的位置:农机网 >> 综合新闻 >> 正文
夏粮丰收已成定局 实现全年粮食稳定发展任务仍然艰巨
作者:    发布时间:2010-06-25 【字体:
        截至6月23日,全国夏收小麦已收获3.08亿亩,占应收面积的90.4%。从各地田间测产和实打实收情况看,夏粮丰收已成定局。据农业部农情调度,今年夏粮总产将超过2460亿斤,接近上年水平。其中,冬小麦产量2170亿斤以上,比上年略增。
 
  今年夏粮生产呈现四个特点:一是面积继续增加。预计夏粮面积4.11亿亩,比上年增加52万亩。二是单产因灾略减。受西南地区特大旱灾影响,预计全国夏粮平均亩产比历史最高的去年略减,与前三年平均水平基本相当。三是主产省全部增产。11个夏粮主产省(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增产。四是西南地区因旱减产较多。云南、贵州、广西三省区夏粮减产幅度超过三分之一。
 
  今年夏粮生产经受了西南地区历史罕见特大干旱、北方冬麦区多年少有持续低温雨雪天气等灾害的严峻考验。获得好收成来之不易,主要得益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粮食和农业生产,进一步巩固、完善和强化支农惠农政策,大幅度提高小麦最低收购价,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针对今年春耕生产面临的特殊困难,在春耕生产的关键时节,采取了一系列超常规的政策措施,出台了一系列含金量高、针对性强的支持政策。
 
    这些政策信号非常强烈、重点非常突出、目标非常明确,为抗击低温干旱、夺取夏粮丰收产生了强大的促进作用;得益于促弱转壮和“一喷三防”等管理措施及时落实到位,有效促进苗情转化升级,延长幼穗分化和灌浆成熟时间,提高灌浆效率和强度,促进了夏粮产量的形成;得益于指导服务及时有力,实施“奋战六十天、再夺夏粮丰收”麦田管理行动,为夏粮获得好收成赢得了主动。
 
  为了使丰收的粮食颗粒归仓,农业部组织开展了全国大规模小麦跨区机收会战。 “三夏”期间,主产省共投入1400万台套农机具参加抢收抢种作业,其中小麦联合收割机47万台,比去年增加3万台;参加跨区作业的联合收割机达到30万台,增加2万台;小麦机收水平达到了86%以上。全国日投入联合收割机最高达41.4万台,日机收面积最高达2776万亩,连续11天日机收面积保持在1000万亩以上,连续5天日机收面积突破2000万亩,都创下了历史新纪录。针对今夏各地麦收普遍推迟7~10天,熟期集中,农时紧张,抢收抢种任务重的特点,农业部提早安排,加强机具组织调度,增加机具投入量,加快作业进度,并派出了由部司领导带队的8个督导组赴各地指导抢收抢种工作,实现了成熟一亩,收获一亩,播种一亩,使丰收在望变成丰收到手。
 
  夏粮丰收标志着粮食生产有了一个良好开局,但实现全年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关键还要看早稻和秋粮。夏粮产量约占全年粮食产量的1/4。
 
    当前,正值“三夏”生产的关键时期,夏收即将结束,夏种已进入高潮,夏管全面展开,立足抗灾夺取全年粮食好收成任务十分艰巨。各级农业部门要按照国务院的部署和要求,再接再厉,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以只争朝夕的精神,继续抢抓农时,进一步抓好当前农业生产指导,全力打好“三夏”生产攻坚战。要组织好农机跨区作业,加快收获进度,确保颗粒归仓。要指导农民抢晴播种,做到收获一块,播种一块,确保夏播面积落实。要切实加强夏管,做到一播就管,科学运筹肥水,加强病虫防治。
 
    农业部日前派出了7个由部领导或司局级干部带队的“三夏”生产督导组,赴河北、山西、江苏、安徽、山东、河南、陕西等省开展工作督导,各地也要加强对“三夏”工作的组织领导,促进“三夏”生产各项措施的落实,为秋粮生产奠定良好基础,确保全年粮食和农业生产稳定发展。(信息来源:10-06-24 农业部新闻办公室)
提交人:辽宁省农机化信息网 赵伟       责任编辑:辽宁省农机化信息网 赵伟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 粮食主产区 丰收成定局 (2009-10-20)
· 农业部启动“奋战六十天 再夺夏粮丰收”行动 (2010-03-29)
· 农业部:抢抓田间管理 夺取东北粳稻和秋粮丰收 (2010-08-19)
· 我国秋粮收获全面展开 有望再获丰收  (2010-09-29)
· 全力以赴争取实现连续第八个丰收年 (2011-03-28)

 

各地农机局: 沈阳  大连  鞍山  抚顺  本溪  丹东  锦州 营口  阜新  辽阳  铁岭  朝阳  盘锦  葫芦岛     
返回首页 | 政策法规 | 管理机构 | 质量监管 | 安全监理 | 农机补贴 | 农机推广 | 农机科技 | 经验交流 | 农机论坛
Copyright © 2009 LIAONINGSHENG NONGYEJIXIEHUA XINXIWANG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辽宁省农业机械化信息网
地址:沈阳市黄河北大街88-12号 联系电话:024-86518596 、86518601 E-Mail: lnnj@lnnj.gov.cn 辽icp备11011116号
沈安网备21011402000090号  技术支持:沈阳同创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您是第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