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辽宁省农业机械化信息网!
   
  信息搜索:
您所在的位置:农机网 >> 综合新闻 >> 正文
农民日报:“三夏”特别报道:“双抢”战中的主力军
作者:何定明     发布时间:2010-06-24 【字体:

        “三夏”作业看农机,农机作业看调度。今年,农业部提出,全国小麦机收比例要比去年提高2个百分点,达到86%。而河南、安徽、山东、河北等我国小麦主产区则提出,机收比例稳定保持在95%左右。今年麦收时间紧,任务更比往年重。由于年初气候异常,致使小麦成熟期推迟,收获期集中,今年的夏收夏种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局面。成熟的小麦能否颗粒归仓?丰产能否丰收?下茬作物能否及时播种?各地农业部门勇挑重担,发挥农机在夏收夏种中的主力军作用,与时间赛跑,在“龙口夺粮“,正在用行动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未雨绸缪早谋划

  “要全力做好小麦跨区机收工作,加强作业供需协调和信息服务,搞好机具检修维护和油料保障,切实提高作业效率与质量,做到成熟一亩、收获一亩,让丰收的夏粮颗粒归仓。同时,要加大跨区机播、机插作业力度,组织各类机具参加抢种抢播,尽快完成夏种生产任务,为秋粮生产奠定基础。”6月1日,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在全国小麦跨区机收启动仪式上向全国农业农机部门和农机手们发出了“三夏”的总动员令。

  实际上,为应对异常气候,今年农业部谋划之早,动作之频密,为近年罕见。

  4月23日,农业部就召开今年农机跨区作业工作会,对农机跨区作业进行全面部署。5月11日,在《关于切实做好2010年“三夏”农机跨区作业工作的通知》中要求:各级农机化管理部门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及早安排、谋划工作、细化措施,切实做好“三夏”抢收抢种各项工作。5月13日,在北京召开部分省市夏季农业抢收抢种工作视频会议,副部长危朝安在会议上强调,今年“三夏”农业生产形势复杂、农时紧迫、任务艰巨,要做好抢收抢打的各项准备,精心组织跨区机收,快收快打实现“颗粒归仓”;要组织好跨区机播,加快播种进度,提高播种质量。5月26日,农业部公布了各地“三夏”农机质量投诉受理电话,要求各级农机试验鉴定机构充分发挥农机试验鉴定和质量监督作用,开展补贴机具质量督导,及时受理农机产品质量投诉,做到当天接报,当天受理。同一天,还发布了“2010年‘三夏’农机作业技术要点”。

  为保障今年“三夏”农机化生产顺利进行,确保小麦跨区机收高质量、高效率完成,5月下旬至6月中旬,陆续派出8个“三夏”农机化生产督导组,深入河北、山西、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湖北、陕西等8个小麦生产省“三夏”生产一线开展巡回督导。6月11日,针对当时主产区冬小麦因低温收获期普遍推迟,以及短期将有大范围降雨导致麦收进度放缓的情况,农业部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小麦主产区各省(区、市)农业部门全力以赴打赢“三夏”抢收抢种这场硬仗。

  各地农机部门也纷纷行动起来。河南省成立了“三夏”跨区指挥协调机构,设立农机跨区作业接待服务站400个,全省投入“三夏”作业的各类农机达到400万台,其中,联合收割机在13万台以上,确保小麦机收率稳定在95%左右。安徽省制定了小麦机收方案和应急预案,并对30个小麦主产县实行联络员驻点制度。河北省成立了跨区机收指挥中心,设立3部热线电话,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山东省加强与公安、交通、石油、气象等部门的配合协调,落实好过桥过路费减免、农机用油保供等服务工作。湖北、江苏、山西、陕西等也都做了周密部署。

  “三夏”时节已成为农民购买农机的高峰期。受今年中央继续加大农机补贴力度和农机作业收入平稳增长的影响,农民购机持续看涨。今年1~5月,全国共执行农机购置补贴74.1亿元,共补贴农机具227.3万台(套)。其中,“三夏”作业中需求旺盛的各型动力机械和收获机械增长势头最为迅猛。到5月底,全国累计补贴收获机械达到8.15万台,补贴各型拖拉机33.21万台。正是在国家农机补贴政策的激励下,今年10个小麦主产省投入抢收抢种的农业机械达到了1400万台,其中联合收割机比上年增长3万台,达到47万台。

  既要让农民“买得起”农机,还要让农民“用得好”农机。为此,今年农业部举办了3期联合收割机、拖拉机和插秧机维修高技能人才培训班,启动了阳光工程农机培训项目,重点对新购机的农机手予以资助。目前,各地已培训机手260万人次。农业部还发布了18个省1190个县的小麦作业市场信息,组织10多万机手与农户在中国农机化信息网的“跨区作业直通车”系统进行供需对接,签订作业合同。机具到位,培训到位,信息服务到位,无疑给夺取今年“三夏”胜利增添了重重的砝码。

  颗粒归仓立足“抢”

  俗话说,春争日,夏争时。6月中旬以后,我国江淮地区进入高温多雨季节,小麦收获期推迟,遭遇干热风和烂场雨的危险大大增加,夏收农时非常紧迫;由于上茬小麦收获期推迟,导致下茬作物播种推迟,黄淮海夏玉米适播期缩短,一季稻地区后期遭遇寒露风的风险增大,夏种农时非常紧迫。为将丰产变成丰收,实现夏粮颗粒归仓,各地农机部门“抢”字当头,认真组织,精心部署,确保农民丰产丰收。

  “机手朋友,您好!农机跨区作业手机短信服务,每日为您免费提供农事气象、作业供求、各地农机服务热线、惠农政策等信息服务。”“三夏”期间,全国小麦主产区农机部门开通的免费手机信息业务成为最受机手们欢迎的“千里眼”、“顺风耳”,也为农机部门应对各种灾害性天气、加强机具调度提供了有力保障。

  6月8日到11日的一场大面积持续降雨,致使安徽部分已经开收的小麦产区麦收中断。全省小麦收割工作再次推迟。针对严峻形势,6月10日,安徽省政府发出《关于迅速组织抢收小麦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各地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把抢收小麦作为当前农村中心任务抓紧抓好。省政府成立了由分管负责同志为指挥长的小麦抢收指挥部,小麦主产区各级政府也成立相应的抢收指挥部,统一组织领导小麦抢收工作。为支持小麦主产区抢收小麦,6月11日,安徽省财政紧急下拨小麦抢收补助经费3000万元,对6月16日前组织小麦抢收的34个小麦主产区县(市、区)实行补助。安徽省农机局紧急启动《阴雨等灾害性天气小麦收获应急预案》,实施“南机北援”,重点调配南部地区履带式收割机前往皖北收割倒伏小麦,并通过手机短信动员安徽省在外地作业的农机手尽快返回安徽开展小麦抢收。

  11日天气转晴后,山东省农机办连续三次通过手机短信服务平台向出省作业机手发布信息,迅速召回跨区作业联合收割机。还设立780个接机服务站,负责机手接待、机具调度、作业安排、维修供应以及后勤服务。省农机部门提出,麦收期间要做到每天一调度、高峰时间昼夜调度,保证哪里小麦成熟、重点转移到哪里、机具调度到哪里。各地还依托农机“明星跨区作业队”和农机专业合作社等农机服务组织,组成小麦抢收突击队,歇人不歇机,突击抢收抢脱,实现龙口夺粮。

  河南省抓住近期天气转好的有利时机,在全省开展机收机种大会战,组织轮式、履带式收获机齐上阵,保证麦收机械充足。同时,加大信息发布密度,科学调度机具转移,引导机手延长作业时间,增加作业机手,做到人歇机不停。

  为抢夺夏粮丰收,中石化和中石油对“三夏”农机用油实行专供和价格优惠,一个电话,“‘三夏’农机用油服务小分队”把油直接送到田间地头;交通部门设立绿色通道,机手凭《跨区作业证》免收通行费;气象部门加强农业气象服务,及时提供专项信息服务和预警信息……

  收种联动打基础

  农机不仅在夏收中唱主角,夏种同样是农机的主战场。

  蒲城县是陕西省小麦生产大县。6月12日,在椿林乡万兴村57岁村民李桂霞的麦田里,既有收割机在忙碌,又有播种机在穿梭。李桂霞说,她家的小麦前面收割,后面播种,收种一天完成,“三夏”变“两夏”,一点不误农时。蒲城县农业局局长王尚民说,全县小麦播种面积95万亩,原来夏收和夏播要持续半个月时间,现在机收和机播同步作业,一周时间就可基本结束。

  插秧过去一直是个苦活、累活,但随着插秧机的推广,这种状况也开始得到改变。湖北省京山县钱场镇严李村1组村民张中华是位种田“老把式”,家里种了10亩水稻。过去一到插秧时节,两个人插要干十来天,现在一、两天工夫就插完了。“这都是托了水稻机插的福。”张中华说。

  机播机插,改变的不仅仅是农业发展方式,更是农业生产效率的成倍提高。据了解,今年全国玉米机播率、水稻机插秧率将超过上年70%和16%的水平,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将超过50%。机播机插,还为抢农时赢得了宝贵时间。截至6月20日,全国小麦收获面积已超过2.77亿亩,麦收进度达到81%,其中机械收获面积2.37亿亩。

  在普及推广机收机种的同时,今年各级农业部门还加大农机农艺的结合,深耕深松、精量播种、化肥深施、节水灌溉、高效施药、秸秆粉碎还田及捡拾打捆等一批节本增效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得到广泛应用。

  秸秆焚烧多年来一直困扰着各级政府,但今年江苏省找到了解决方法,这就是稻麦秸秆切碎抛撒还田机。为鼓励农机户和农民购买、使用,江苏睢宁县财政对安装使用秸秆机械化还田机具的农机给予每台不低于200元的补助,对应用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的农户给予每亩10元的补助。今年江苏省财政投入1.9亿元资金,全省秸秆还田将超过1000万亩。机械化收获困难是长期制约我<

提交人:辽宁省农机化信息网 赵伟       责任编辑:辽宁省农机化信息网 赵伟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 全国“三夏”农机化技术培训班在山东举办 (2012-05-24)
· 如何打好“三夏”服务争夺战 (2012-05-25)
· 【直击三夏】小麦淋雨后 应该如何收割 (2012-05-30)
· 【直击三夏】小麦淋雨后 应该如何收割 (2012-05-30)
· 中石油积极做好“三夏”油品供应 (2012-06-04)

 

各地农机局: 沈阳  大连  鞍山  抚顺  本溪  丹东  锦州 营口  阜新  辽阳  铁岭  朝阳  盘锦  葫芦岛     
返回首页 | 政策法规 | 管理机构 | 质量监管 | 安全监理 | 农机补贴 | 农机推广 | 农机科技 | 经验交流 | 农机论坛
Copyright © 2009 LIAONINGSHENG NONGYEJIXIEHUA XINXIWANG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辽宁省农业机械化信息网
地址:沈阳市黄河北大街88-12号 联系电话:024-86518596 、86518601 E-Mail: lnnj@lnnj.gov.cn 辽icp备11011116号
沈安网备21011402000090号  技术支持:沈阳同创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您是第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