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正是北方秋收农忙季节,秸秆“去哪里?”是个大问题。而在辽宁省调兵山市晓明镇的9个村,既不会看到焚烧秸秆的浓烟,也不会看到随意堆放的柴垛。这个镇的秸秆成了“香饽饽”,全镇适宜秸秆打包的25000亩大田秸秆全部实现再利用,占总耕地面积的70%。截至目前,已有5000亩秸秆打包完毕,陆续运出农田。
柴垛堆放和管理曾是影响农村环境的一害,冬天,秸秆遍地,从街边连到了房门;夏天,秸秆腐烂霉变,成为一堆没用又难清理的垃圾。晓明镇按照循环经济和市场化理念将秸秆推向综合利用市场,同时引导和鼓励农民采用秸秆打包块作为新型燃料,解决了秸秆堆放和秸秆随意燃烧的问题。
秋收前,晓明镇就给秸秆量身定做好去处。一方面与昌力国能生物发电厂和法库热电厂签订协议,共向这两家电厂提供3万吨秸秆。另一方面推行秸秆打包入户作为燃料和饲料,既能提高秸秆燃烧效率,又方便储存美化环境。玉米采收后,打包机即时跟进作业,将秸秆打包成1米见方的正方形或直径半米长1米的圆柱形,秸秆经打包后,压实度高,外形规则,便于运输、堆放和贮存。打包后剩下的秸秆碎末,则经过农机翻埋作为有机质还田,提升土地有机质含量。用晓明镇万家房村村民庄海涛的话说,秸秆综合利用不仅解决了秸秆处理和管理难题,增加了农田的肥力,也为美丽乡村建设出了一份力。
为提高农民对秸秆打包的积极性,该镇在拓展秸秆销售渠道的同时,还专门平整了5处成捆秸秆储备场,便于农民在田中等买家。
现在,晓明镇的调兵山市吉利农机专业合作社、众鑫惠民合作社、鑫丰农机合作社的6台秸秆打捆机械正在全天作业,确保秸秆打包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