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性耕作是低投入高产出的一项耕作技术,特别适用我国北方旱区,而传统耕作,即使以机械作业为主的传统耕作也是一种高投入、低产出的耕作技术,不能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今年义县实现保护性耕作作业10万亩,分布在全县10个乡镇。
张仕富是七里河镇杨户台村的农机户,拥有东方红404型32马力拖拉机两台,免耕播种机2台,家里还有其他配套机具多台套,今年春季实施了杨户台本村多户的保护性耕作免耕播种。
在七里河镇杨户台村部我们看到了张仕富和他爱人,他们刚刚从地里抗旱浇地回来。说起今年实施的保护性耕作,露出几分喜色, “今年免耕种这些亩,有30亩长得最好,这30亩还是山坡沙地,这要搁以前是长得最不好的地儿,我和我爱人都没想到,村里边人也摸不着头脑”。他爱人说:“我们村有个习惯,收完玉米之后,苞米秆子放在地里就直接烧了,但这30亩,去年用玉米收直接把秸秆粉碎在地里,然后也没烧。今年春天我丈夫说就拿这几十亩做个试验,看看碎秆覆盖加上这免耕播种到底啥效果,这一看,这玩意还真灵,要不说咱还得相信科学啊”,说到兴起处,张仕富说“我带你们去地里看看”。
来到地里,发现实施碎秆覆盖加保护性耕作免耕播种的地块,虽然旱情严重,但玉米长势良好,绿油油的,与其他地块形成鲜明对比。旱情虽然非常严重,但保护性耕作更显示出优越的抗旱性能。
张仕富说“通过这回,现在村里人,都渐渐对这保护性耕作产生了兴趣”。相信过不了多久,保护性耕作就会以其优越的抗旱性能代替传统耕作,成为十里八村的固定耕作模式,给农民、农村、农业生产带来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