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海城市农机局2015年农机化工作,将围绕全市农业工作重点,继续提高全市农机装备水平,优化农机装备结构,进一步加强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建设,保持农机生产安全,抓好强农惠农政策的落实,确保鞍山海城市农机化事业健康发展。
一是推进特色农业机械化发展
农机局将按照省、市政府提出的“一县一品”发展思路,围绕东部果园子、中部菜篮子、西部米袋子的产业布局,为我市“东、中、西”三个特色农业区推广先进适用机械,从而促进特色农业率先实现机械化。同时,要积极争取国家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和保护性耕作技术创新与集成示范建设项目。
二是加强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建设
首先,继续加强农机合作社规范化建设,通过加快农机合作社建设步伐,改进全市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促进先进农业科技深入推广,增强农业生产能力,仍是明年农机工作的重点之一。积极争取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协调解决制约合作社健康发展的矛盾和问题,为农机合作社规范发展铺平道路。特别是要在东部山区加强宣传引,重点扶持发展东部山区农机合作社的发展和西部粮食主产区农机合作社的规范化建设和运营。其次,探索涉农企业成为新型农机发展主体的办法。据调查,全市涉农企业逐年增加,规模逐步扩大,这些企业农机保有量增长迅速,但因政策规定,这些企业不能享受农机补贴等惠农政策。耿庄镇三星生态农业科技公司、沃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和南台的绿世界农业科技公司等,都使用农机从事农业生产,但按现行补贴规定不能享受国家农机购置补贴。其中,沃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是海城市市重点的“1+X”农业专业服务公司,也是未来农业新型产业经营的主体和发展方向,如果不能享受国家政策补贴会严重制约企业发展壮大。绿世界农业科技公司引进的都是进口机械,得不到国家补贴,同时目前国产的机械又无法替代,也影响了公司的发展。因此,明年农机局要积极探索涉农企业成为农机发展主体的具体办法,在土地流转、资金支持、技术指导、人才培养等争取给这些企业更多的扶持,促进涉农企业尽快成为农机化的主体之一,从而提升全市农机化质量和层次。
三是完善农机购置补贴实施办法
明年,农机局将结合购置补贴工作开展,进一步完善补贴政策落实办法。一是要着眼调整全市农机装备结构和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这项重点工作,确定补贴机具种类,以农机补贴为牵引,优化农机装备结构,提升农机装备质量。二是要针对补贴工作实施过程长,申办手续繁琐,工作效率低、时效性差等问题,优化补贴程序,拟在基础设施完备、人员配备齐全、农机化发展良好的镇区开展农机补贴操作试点工作。三是要针对可能出现的套取、骗取补贴资金和非法倒卖补贴机具等问题,进一步加大补贴机具核实力度,堵塞漏洞,让国家政策切实惠及百姓。
四是确保农机生产安全
虽然全市连续多年未发生较大农机生产安全事故,2011年被评为“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但随着农机保有量的增加和动用数量及范围的不为扩大,农机操作人员素参差不齐,事故隐患不断增多,发生各类农机事故的可能性增大;此外,农机安全生产监管队伍面临人员少,安全监管体系不完备等问题,安全管理很难及时到位。因此,2015年,农机局将按各级对农机安全生产提出的要求,把农机安全工作提上议事日程,加强对农机安全工作的领导和管理。完善农机安全监督管理体系,健全完善以县为主体,镇、村协调统一的农机安全监督管理网络,对农机安全生产进行适时的检查监督。加强农机安全执法力度,加强对农机操作人员的教育培训和管理,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素质。
五是强化农机质量监督管理
首先依法严管。不断加强农机质量技术监督管理队伍建设,严格执行国家、省、市各级有关农机质量监管规定,及时处理农机质量投诉,切实维护农民利益;持续加强农机维修质量管理、农机市场销售管理、农机作业管理。其次加强农机企业管理。明年农机局要把市属农机企业作为农机管理的的重点对象,对全市农机生产企业要进行全面调查摸底,掌握市属农机企业底数;帮助企业严把产品质量关,积极为它们协调解决各种矛盾和问题,把农机企业纳入农机工作“视野”,不断推动海城市农机企业健康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