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到2010年间,我市基本还是处于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引进、研究和示范阶段,机械化程度不高,属于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初级阶段。2011到2013年,由于前期技术的积累、农民认知的提高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省、市、县三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不断加大工作力度,铁岭市水稻全程机械化有了长足的进步。
2011年机插秧水平达到37%,2012年达到49%,2013年达到82%。三年间每年上一个新台阶、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2013年全市水田机耕率97%、机插率82%、机收率89%,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0%,步入水稻生产机械化的高级阶段。
1、经济效益
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节约成本上,以2013年数据估算,全市实现节本增效1.65亿元以上。
一是水田机械整地每亩收费40元,人工和畜力进行整地每亩费用60元,每亩节省20元,可节省费用1700万元。
二是水稻机械插秧每亩收费70元,人工插秧每亩收费140元,每亩节省70元,可节省费用5200万元。
三是机械收获水稻和运粒每亩收费140元,人工收割水稻每亩140元,加上脱粒每亩80元和运粒每亩40元,合计每亩260元,机械收获每亩可节省费用120元,可节省费用9600万元。随着人工费的不断增长,机械化的优势将更加明显。
2、社会效益
水稻生产机械化彻底改变了“面朝黄土背朝天,弯腰曲背几千年”的落后生产方式,把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促进了土地流转,提高了水稻综合生产能力。以2013年数据估算,水田机械整地可节省劳力87万个工日,水田机插秧可节省劳力74万个工日,水稻机械收获节省劳力80万个工日。共计可转移农村劳力241万个工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