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已是寒冬,正是农村的农闲时节,以往这时候的农民不是喝小酒,就是打麻将,而今,记者在晓南镇的农村却看到另一番景象,处处都有农民在不同的“岗位”上各显其能忙赚钱,成为掘金致富的“多面手”。
农民变身“蓝领”
“虽然家还在农村,但我感觉已经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这种感觉非常好。”晓南镇高丽沟村农民汪宝军高兴地说起了目前的生活状态。去年初,他把土地流转给了合作社,凭借学到的车工技能到调兵山南工业园区的一家企业打工,过上了挣工资的好日子。“上下班车接车送,每月工资3000多,又轻松又体面。”汪宝军对自己的工作非常满意。
近年来,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农民在土地上耕作的时间越来越少,为解决农民就业增收的问题,晓南镇以市场为导向,以园区企业、农事产业、农村合作社、农产品加工业为载体,采取基地培训与企业用工、技能培训与农业项目、转移就业与劳务市场相结合的培训模式,加强农民培训的实用性和针对性,许多农民纷纷“洗脚上岸”,参加就业培训,学习专业技术。据了解,这个镇去年共培训电焊、车工、月嫂等技术农民1200多人,这些技术农民百分之八十都已变身成为了“蓝领”工人。
“两栖型”农民亦农亦商
徐宇龙是这个镇四家子农机合作社的农机手,现在他正忙着收购农民手中的余粮,当起了收粮经纪人,他是当地“两栖型”农民的代表。
“今年,我们合作社十几个人种了近400亩地,连种带收也就用了二十多天时间。”徐宇龙说:“剩余的时间我就搞农产品销售,夏季批发蔬菜,冬季收粮一年下来收入10多万不成问题。”
晓南镇现已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社26个,农民在从事种养殖业的同时,充分利用农闲时间忙于跑市场,目前,全镇已培育“两栖型”农民800余名。
“专业型”农民成“致富达人”
在这个镇望山村的一个蔬菜大棚里,农民刘福同正在棚里精心地侍弄蔬菜。“我这一棚西红柿再有10天就可以上市了,正赶上春节,准能卖个好价钱。”老刘笑容满面地说。
近年来,这个镇积极引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农业生产实现区域化发展、规模经营,全镇共建有蔬菜大棚150余个,肉牛、生猪、肉鸡等畜牧小区6个,从事种、养业的农民通过参加“阳光培训”成为“专业型”技术农民。目前,全镇有300多农民依靠娴熟的专业技术、丰富的管理经验,成为远近闻名的致富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