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江淮大地春耕生产已经全面展开,各地积极主动提高春耕生产科技含量,强化为农服务各项措施,确保实现全年粮食生产目标。
记者刘颖:“这里是南陵县弋江县黄城村,您现在看到的是由政府组织的机插秧服务队,正在免费帮助农民进行机插秧服务。”
今年由于开春以来持续的低温多雨天气,让大部分早稻洒播田块出现了种子发芽率低、出苗缓慢的情况。为了帮助农民抢抓农时,减少损失,南陵县投入100多万元资金,开展大棚育秧,并组织了20多支水稻插秧机服务队,及时为农民提供春播服务。
南陵县弋江县黄城村村民 唐和平:“我家种了20亩天,以前手工插要一个星期,现在只要半天就行了。”
在全省早稻主产区宣城市,近700个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在今年的春播生产中唱起了主角。从置种、育秧、插秧到植保全程服务,农机与农艺相结合,大大加快了早稻插秧的进度。现在宣城市90%的早稻种植面积已完成插秧工作。在休宁县,农技人员正抓紧当前晴好天气,指导农民采用适宜当地地形特点的塑盘抛秧技术,并科学使用配方肥。
当前也是小麦生长的关键时期。针对今年小麦赤霉病等呈偏重发生的态势,安徽各小麦主产区积极组织农技人员指导农民抢晴天、抓雨隙,迅速进行施药预防。
霍邱县按每亩10元钱对农民进行补贴,并在全县682个村组建了植保专业队,进行统防统治。在淮南和淮北等地,农技专家还对全市的小麦进行划片包干,为不同地块的小麦田间管理开出单独的“药方”,并由植保服务队统一进行药物喷洒,大大提高了防治的效果。农技专家特别指出,在赤霉病防治过程中必须注意,在第一次防治后如遇连续阴雨天气,隔7天左右可进行第二次防治;同时要坚持肥药混喷,提高小麦抗逆能力,为夏粮丰收打好基础。(信息来源:10-04-27《安徽新闻联播》)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