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过初晴,太阳照射着一望无垠的花生地。“看,这花生皮真是鲜红显黑色呢,好大的颗粒哦。”“嗯,又香又脆,吃了不打瞌睡哦,哈哈。”10月2日一大早,在阜蒙县老河土镇东村雨铭谷物家庭农场花生地内,伴着5台花生收获机的轰鸣声,40多名农民收的收,背的背,分工合作,好不热闹!
“今年,我们谷物农场栽植了2120 亩花生,土质好的地块亩产花生五、六百斤,山坡薄地亩产也在300斤以上,花生产量同好年头收成相差无几。经过估算,按照每斤花生收购价3.5元计算,每亩地保守估算平均净收入800 元,总计收入能达到170万元。”农场经理袁雷为记者算了一笔账。
去年,农场流转了2000余亩土地用于栽植花生,按照每亩700元,每3 年结算一次的方式付给农户流转金。
今年,农场开始栽植花生后,老河土镇政府予以大力支持,多方协调为农场提供了12台花生覆膜机和6台花生播种机,并配套水利、电力等设施。农场从今年4月8日开始覆膜播种花生,相比其他花生种植户早半个月播种,花生苗出得齐且壮。伏旱来临后,农场又利用配套设施抗击旱灾,确保了花生长势良好。
“科研机构的介入也为我们丰产高产提供了有力帮助,实践证明,科研机构+农场的经营方式是示范带建设的有效途径。通过科研机构科技扶持,农场可以科学选择种植品种、掌握科学的种植和养护技术。另外,科研机构也可以通过农场获得实践基地,从而促进科研工作开展。”袁雷的合伙人、老河土镇东村村委会主任张长宝意味深长地说。
今年,借助现代农业示范带建设的“东风”,老河土镇牵手沈阳农业大学、省风沙所等科研单位共研花生栽植技术,在专家指导下,引进了“花育22”、“阜花12”等优良新品种,新品种在全镇推广率达到70%以上。雨铭谷物家庭农场通过引进新品种受益多多,相比于种植老品种“小白沙”和“糖棵”,每亩地能够提高产量50公斤,新品种对农场旱灾之年稳产高收功不可没。
“明年,我们还要在农场花生地块周边再流转2000亩土地,同原有的2000亩地集中连片经营,构建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经营格局。”张长宝向记者道出了自己的短期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