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广玉米生产机械化保护性耕作和秸秆还田技术,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抚顺市于9月25日在清原县红透山镇门坎哨村召开了玉米生产机械化保护性耕作和秸秆还田现场会。参加会议的有各县区农机、农发管理部门和农机、农业技术推广部门负责人;部分乡镇的领导和农技推广人员,全市农机、农业合作社理事长、农机大户和种粮大户及清原县当地广大农民共计300余人参加了现场演示会。省农委相关部门负责人;市财政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由市农委农机处处长唐延臣主持,抚顺市农委主任祁玮发表讲话。
现场会对玉米生产机械化保护性耕作和秸秆腐熟还田技术进行了全程演示。在演示过程中主持人对各个技术环节和机具性能向广大农民做了详细介绍。
保护性耕作是一种新型旱田耕作法,有专家将其定义为“用大量秸秆残茬覆盖地表,将耕作减少到只要能保证种子发芽即可,主要用农药来控制杂草和病虫害的耕作技术”。其核心内容是秸秆覆盖和免耕播种,作业均使用机械来完成。秸秆覆盖降低径流和土壤侵蚀。帮助雨水和灌溉水维持渗透,减少蒸发。免耕节省油耗和作业时间,降低劳动机械成本,减少作业时的尘土和碳排放对大气的污染。由于地表有覆盖物和土壤扰动少,为蚯蚓等田间生物提供食物和栖息地,连续免耕三五年后土壤的有机质、孔隙度和透气透水性能增加,粮食产量也将逐年提高。
市农委祁玮主任在讲话中指出抚顺市市地处东北山区,玉米是主要粮食生产作物,传统的种植模式和秸秆焚烧对耕地质量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保护性耕和秸秆还田技术作能够实现农业生产与环境保护“双赢”。各级农机、农业主管部门和技术推广部门有责任、有义务在保护性耕作和秸秆还田技术的示范推广方面大力开展工作,要有一个长期资金投入和技术投入的规划部署,争取在今后2—3年里全市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示范推广面积达到30万亩,秸秆还田达到60万亩。
祁伟主任对玉米生产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工作提出三点意见:一是要做好有资金保障工作。农机、农业部门要积极协商财政,认真研究我市保护性耕作和秸秆还田示范推广的资金预算和项目策划,发挥好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对从事保护性耕作和秸秆还田农机作业和机具购置予以一定的资金扶持。二是要做好机具选型和引进工作。农机和农业技术推广部门要组建专家团队,加强农机农艺融合,充分调研,认真研究保护性耕作和秸秆还田技术推广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加快研发、引进相关配套装备和技术工艺。三是要做好示范基地建设工作。要把科学选点作为搞好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的重要一环,把示范区建成较高标准的样板田。通过对比示范,用增收节支、生态环保的事实宣传动员群众。
玉米生产机械化保护性耕作和秸秆还田技术是对传统耕作技术的变革,将改变农业经营者长期的思维方式和习惯,这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现场会的召开极大的提高了广大农民对保护性耕作的了解和认识,增强了对玉米收获机、免耕播种机、深松机、免耕播种施肥镐和秸秆掩埋犁等先进适用机具的兴趣和购买热情。为今后示范和推广玉米生产机械化保护性耕作和秸秆还田项目打下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