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正值一年中最热的时节。在副热带高压的影响下,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出现了高温闷热的桑拿天气。而就在这样的一种天气下,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特色经济作物生产装备工程技术中心青年科研人员为了获得宝贵的试验数据,依然忙碌在“烧烤”下的田间地头,在炙热的太阳下尽情的挥洒着喜悦的汗水。因为他们深知,只有经受“烤”验,才能取得“真经”,结出丰硕的果实。
为按时完成我所承担的公益性行业专项子课题“江苏农业生物质特性研究”课题中所要求的5类秸秆与5类粪便的采集、制样、测试等工作,中心食用菌课题组中的青年人员王明友、王教领、吴今姬、王培雨等人从6月中旬开始,历时1个半月,对江苏13地市的5类秸秆与5类粪便进行了集中采集、制样。为保证检测粪便中的PH值、电导率等指标的准确性,要求采样粪便必须为新鲜样本;同时为了保证采集样本的代表性与差异性,这就要求他们必须亲自在禽舍内进行采集。因此,他们即要忍受禽舍所产生的刺鼻气息,又要忍受粪便烘干后制样过程中的粪便粉尘。但他们依然克服了采样环境恶劣、制样条件艰苦等的困难,按时保质完成了年度样本的采集工作任务。在接下来的3个月里,采集样本将转入测试检测阶段,课题组科研人员将继续发扬艰苦奋斗、团结协作的精神,为课题任务的圆满完成竭尽全力。

粪便取样 粪便制样
7月10日至27日,中心茶叶加工课题组中的青年人员宋志禹、韩余、杨光等人在溧阳市龙潭林场内进行了国内第一台自走式黑茶翻堆机的翻堆试验。依据黑茶渥堆过程中茶坯对温度、湿度等参数对自走式翻堆机工作性能的要求,课题组青年人员克服时间紧、难度大等困难,在室内温度高达45℃的环境里连续工作,最终获得了自走式黑茶翻堆机翻堆的最优速比,最优解块转速,最佳破碎率等性能指标,对推动黑茶清洁化生产,提升茶叶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人工黑茶渥堆 试验数据记录
7月11日至16日,中心果蔬茶课题组中的青年人员丁文芹、张最等人在宁夏农林科学院枸杞实验基地内,针对自走式枸杞采摘机的采摘效率、采果质量、采净率、鲜花脱落率、青果脱落率、枝条和叶片损伤率等因素进行了样机集成采摘试验与调试。7月的宁夏,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再加上枸杞采摘试验需要在田间进行,这就需要两位女生在38度左右的高温下测试采摘机的性能,并做好采摘机每一次采摘时的试验数据。这样的季节使人最难受,在田野工作也是最辛苦,但是,她们为了完成科研进度,要求必须直面高温和暴晒,即使汗流浃背,也要完成科研进度,并最终顺利完成各项试验任务,得到自走式枸杞采摘机的最佳采摘效果的技术参数。

试验测试数据 采摘试验
7月23日至31日、8月4日至16日,中心麻类组青年科研人员张彬、黄继承、田昆鹏、沈成等人冒着近40℃的酷暑,在湖北咸宁苎麻样试验基地内和黑龙江大庆试验基地内进行收获机的性能试验。在密不透风的苎麻试验地进行田间试验,试验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的进行样机改进。由于在试验基地制造加工条件差,缺少机加工设备,在对样机的改进过程中需要耗费很多的人力,没有合适的工具,切割钢板只能使用角磨机进行切割,折弯只能使用虎钳和锤子,在艰苦的环境中,团队成员不断地对样机进行改进,使之获得更好的试验效果。每天两次试验,沈成顶着烈日将样机从基地车间至数公里外的试验田来回驾驶,黄继承和田昆鹏在田间不断地对田块进行修整,以使样机方便通过田间的沟坎。虽然试验过程是艰辛的,但是每一次样机的进步都让团队成员觉得付出的汗水都是值得的。

样机工厂试制照片 田间试验清理地块照片
中心青年科研人员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将切身感受到科研试验中所需要的严谨,锻炼了大家的综合素质,也增强了大家的团队意识,锻造了一支坚强的青年科技人才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