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义县农机局党委亲力亲为走基层、接地气,调研农机化发展新出路。
一是借鉴外地经验,谋求自我发展。通过省、市工作会议和网络信息平台,认真学习山东、吉林地区县级农机化发展好的做法和成熟经验,立足义县实际情况,确定调研主题。从下半年开始到今后几年,要始终以农机安全监管为抓手,大力推进农机技术推广和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两大建设。积极宣传、示范、推广秸秆还田,深松作业,免耕播种三大保护性耕作技术,实现农业节本增效,生态环保;积极指导、扶持农机专业合作社,提高农机装备水平,做好土地流转,拓宽经营服务范围,增加社员收入。通过两大建设均衡并进,达到全县“耕、种、管、收”农机化水平每年递增一到两个百分点的目标。
二是领导身先示范,下乡务实从简。建立局党委主要领导带头抓,分管领导具体负责,部门干部直接落实的调研机制。为减轻基层负担,坚持下乡入村务实从简,不做事先安排、不和乡镇领导打招呼、不要求陪同、不随便用餐,一竿子扎到底,直接进入农机生产作业一线、农机补贴窗口、农机合作社和农民群众之中,详细了解、掌握广大农民对农机化发展的呼声、意见和要求。
三是坚持认真务实,注重调研成果。把调查研究与纠正“四风”紧密结合,按照“为民、务实、清廉”要求,努力践行“三严三实”。根据部门业务工作实际,不断创新调研方式方法,建立调研活动联系点、挂钩户,找准农民最盼、最急、最忧、最怨的问题,聚集推动农机产业发展的正能量。要求农机干部要站在全县农机化发展的高度,用新的视角、新的思路、新的对策,拿出有质量的调查报告,防止调研走过场。
截止目前,由局长和副书记分别带队,两个调研组共10名农机干部,已对全县17个农村乡镇农机补贴,柏令等5家农机合作社发展,监理所安全监管,推广站免耕抗旱播种情况分别进行了调查研究。
通过调研,积极推行了乡镇农机补贴工作先行试点,全县农民不出乡镇就可以完成机具补贴,实现了便民利民。免耕抗旱播种技术初见成效,土地流转和“耕、种、管、收、卖”一条龙经营模式,已经成为农机合作社发展的趋势,“平安农机”示范县创建成果正在巩固提高,安全监管能力不断加强。义县农机化发展的三大板块已经和正在形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