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育插秧机械化一直是我市推进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关键的技术“瓶颈,严重制约了现代农业的发展。为加快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推广,我市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梯度推进.点面结合”的原则,层层分解任务,细化落实责任,采取多项措施,确保水稻全程机械化顺利实施。
一、强化责任,统筹兼顾抓落实,转变模式,促进机械插秧技术推广。
往年机插秧主要是单个农机手与分散农户之间进行散户小面积机插,难以保证插秧季节和栽插质量,且机手效益也不明显,严重制约了机械插秧技术的推广。俗话说“三分插秧,七分育秧”,机插技术的根本难点在于“育秧”,为此广泛调研,多方论证,积极探索育插秧新模式。一方面开展集中育秧。一是合作社育秧。二是大户联合育秧。三是机手联户育秧。另一方面推进专业化服务。遵循“民办、民营、民受益”的原则,依托村(组)负责人,把农机手和种粮大户组织起来,积极引导农机专业合作社,通过合作社引领带动,促进水稻机插技术在全市大面积推广。目前,全市已有水田农机专业合作社15家,以农机专业合作社等服务主体为重点,积极推行代育秧、代插等作业服务,组织开展跨区作业,引导农机具合理有序流动。合作社通过与农户签订协议,提供“菜单式”服务,实行机耕、机播、机插、机防、机收“五站式”的经营管理服务模式。合作社既可以为农户提供一条龙套餐服务,农户也可以点餐为其服务。
二、强化服务,保障机械插秧技术推广
一是加大宣传。通过市电视台、电台、各类会议等,宣传推介机插秧的优势、插秧机购置补贴政策及育插秧技术。组织技术人员深入乡村和农户,发放《机械化育插秧技术》手册,实地宣讲相关技术,切实改变农民群众的传统生产观念,努力营造推广机插秧技术良好氛围。二是加强培训。市农机推广站、农机校分别承办集中育秧和插秧机手培训,开培训班7期,培训操作手422人;三是强化服务,技术指导上水平,并要强化机插后技术指导。农机、农业部门技术人员对机插秧进行技术跟踪服务,从浸种、整田、播种、插秧实行全程现场指导,突出薄水插秧、浅水活秧、及时防治病虫草害等关键技术措施,做好机插水稻全生长期的技术跟踪服务,努力实现高产稳产确保水稻机插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应用。
三、抓要素保障,组织产销企业、维修网点等技术人员检修保养水稻插秧机、育秧流水线等机具1000余台(套),确保机具在用状态。
四、典型引路,三个突出显效果。在机插秧椎广工作中做到了点、线、面结合.突出了大户、服务合作组织、示范村三个重点,取得了较好的示范带动效应。一是突出抓“点”,培植农机大户。扶持农机大户15户以上,在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予以倾斜。局主要领导、科室、站办负责人与农机大户合作社实行对口帮扶,积极解决稻农的困难。二是突出抓“线”。组建发展水田农机专业合作社,目前已拥有水田农机专业合作社15个。合作社对农户实行选种、育秧、管理、插秧一条龙服务模式。如双丰水稻全程机械化专业合作社采取“市场化运作,合同化管理”方式.与约100多户群众签订了机械插秧服务合同,今年预计完成机械插秧面积30000多亩。三是突出抓“面”,实现新立整乡推进,吴家、青堆子等乡镇整村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