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秸秆是农村家家户户取暖、做饭必备的“柴火”;而今,随着时代的变迁,生活条件的改善,秸秆对现在的农民来说,似乎一下子就没有了价值。于是,每到秋末或春耕时节将秸秆付之一炬也成为多数村民的选择。
然而,从拉回家做“柴火”到在田间当作“垃圾”被焚烧清除,小小秸秆最终归处的变化,却带来了一系列的弊端与影响:引发火灾,污染空气,破坏生态环境……因此,每到农民烧秸秆的季节,政府部门都会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严防死守,但仍有大量秸秆被农民一烧了之。这种“利小害大”的焚烧处理,使得秸秆焚烧成为不少地方的“心头大患”。那么,田间废弃秸秆的出路究竟在哪里?记者就此采访了相关部门。
据了解,多年以前,阜新市就开始着手研究秸秆综合利用,也探索出了不少成功经验和做法,“秸秆还田”就是其中最直接也是颇有成效的一个办法。
2001年,阜新市农机部门开始大力推广实施保护性耕作,其中的重要一项就是“秸秆还田”。记者从市农机局了解到,我市种植玉米的土地面积约450万亩左右,其中将秸秆作为牲畜饲料的约为三十万亩左右,当作生活燃料的约为100万亩左右,使用秸秆还田技术的已经达到128万亩。
“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是指在土地休闲期采用大量的秸秆残茬覆盖地表,通过采用少耕、免耕和复式作业,尽量减少对土壤的搅动,达到保土、保水、保肥、保护环境、节本增效的目的。”市农机局副局长董德胜告诉记者,不少村民可能觉得秸秆粉碎还田增加了耕作成本,同时认为焚烧秸秆也可以肥田,其实与秸秆粉碎还田相比,焚烧秸秆更容易使土壤板结,而将秸秆粉碎回田却是“实打实”地可以培肥地力,更利于下一季农作物的生长,从长远来看,带来的效益要远远大于秸秆粉碎还田时的投入成本。对于这一点,阜蒙县泡子农场的农机大户黄贵胜有着深切的亲身体会。
黄贵胜最初承包了1000亩盐碱地,通过连续6年实施保护性耕作,采用秸秆还田技术,使当年干旱、低产的荒地变成了稳产、高产的“海绵田”。体会到了保护性耕作带来的好处后,他又在新承包的5000亩土地上全部实施了保护性耕作,平均亩产增加了200斤,6000亩玉米地至少增收60万元。用他的话来说,“秸秆就是土地增产增收的宝贝,哪舍得烧啊!”
自秸秆还田技术在我市开始推广应用以来,已经得到了省、市各级领导好评和广大农民群众的认可,其实施效果和规模在全省乃至全国均处于领先地位,为农机化推广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我市的保护性耕作技术已由过去的被动推广,发展到如今的主动实施;由过去的小面积试验示范,发展到如今的集中连片,进而迈向了整村、整乡、整市推进的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