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中旬以来,铁岭全市各级农业部门抽派了大批农业技术人员深入村屯和农户家中,积极做好以技术培训和生产物资准备为主的备耕生产,落实种植面积,部署高产创建示范点片,全市备耕正有条不紊地进行。
3月10日,记者在铁岭县蔡牛镇张庄玉米专业合作社看到,来这里购买种肥的农民络绎不绝。镇西堡镇种粮大户刘志刚经过仔细地比较后终于选到了自己称心的种子和化肥。刘志刚告诉记者:“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给咱农民又吃了一颗定心丸,好政策正在大幅度向咱农村倾斜,这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张庄玉米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赵玉国介绍,从正月初八开始,每天到他们合作社来购买种子化肥的农民都超过百人,目前,农民种肥到户率已超过一半。铁岭县组织镇村干部下乡进村,开展以“送政策、送科技、送法律”为主题的支农助备耕活动,层层深入、分片蹲点,有力地解决了农民在春耕备耕中遇到的技术、资金、物资等实际困难。
今年铁岭市的备耕生产动手早、行动快,目前,全市种植计划已基本落实。全市农作物预计播种面积达872.3万亩,其中,粮食作物726.2万亩、经济作物146.1万亩。全市春耕预计需要资金28.6亿元,其中,银行拟贷款8.8亿元、农民自筹19.8亿元。春耕物资货源充足,玉米、水稻等种子价格与去年相比基本持平,化肥每吨价格与去年相比下降200元左右。全市春耕需玉米种子1131万公斤、化肥48万吨,已分别下摆80%和70%。
在做好资金和物资下摆到户的同时,市县两级农业部门还组织科技人员下乡,广泛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农业科技培训,努力提高技术的入户率和到位率。此外,各地还认真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采取转包、代耕代作、入股合作等方式,积极引导农民流转土地,使土地向种植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集中,预计全市全年流转土地面积达240万亩。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今年铁岭市的备耕生产还存在一些不利因素。种植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土地流转缺乏资金、低洼易涝地块无排水设施等问题,土地的进一步规模经营困难重重;今年春脖子短,各项备耕工作时间紧迫,据气象部门预报,今春降水偏多,仍有春湿的可能,加之大田春整地任务较重,水稻插秧机数量仍然不足,按时完成春耕生产任务压力仍然较大。
铁岭市农委主任刘正义表示,全市农业战线全力落实各项春耕备耕措施。继续组织适时早播、早插,努力实现一次播种保全苗;及时落实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业政策性保险、农机补贴等国家惠农政策,特别是落实好扶持种粮大户、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龙头企业等有关政策,保护和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推进“科技活动月”活动广泛深入开展,推广普及玉米螟绿色防控、测土配方施肥等实用技术。春耕备耕期间,持续开展各种护农打假保春耕专项治理行动,严厉打击各种坑农害农行为,同时,要加大春耕生产督促检查力度,确保按时完成大田播种、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玉米螟绿色防控等重点工作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