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张桃林副部长作了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落实等5个重点问题,讲话站位高、用意深、指向明,既重当前,又管长远,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对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机化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贯彻落实。下面,我就2013年全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总体情况和当前农机化发展形势,以及今年工作重点,讲三点意见。
一、关于2013年农业机械化发展总体情况
2013年全国农业机械化保持了整体推进、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预计超过59%,同比提高2个百分点。总体呈现以下6个特点:
一是农机购置补贴等政策实施规范高效。2013年,中央继续加大了农机购置补贴支持力度,全年安排中央财政补助资金217.5亿元。操作方式上,探索开展了“全价购机、县级结算、直补到卡”创新试点,21个省份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试点,还有10多个省级单位在部分县市开展了相关试点。扎实推进补贴政策信息的公开公示,建设完成了部、省两级网上公开专栏。对28个省份的近3000名基层补贴工作人员进行了专项培训,提高了干部的政策执行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全面加强了专项监督检查,印发了《农业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监督管理工作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各级农机化主管部门的监管职责任务,加大了违规查处力度,全年共查处违规企业80多家,其中包括一些大型知名企业和外资企业,对不法企业产生了震慑作用,有力地维护了政策的严肃性、净化了补贴市场。总的看,2013年补贴工作各地政府更加重视、责任更加明确、操作更加规范、监管更加到位、政策效应更加显著,农民、企业、社会满意度不断提高。
此外,继续在山东等11个省(区、市、垦区)开展农机报废更新补贴工作试点,促进老旧农机更新换代和节能减排,报废老旧农机超过1.5万台,使用报废更新补贴资金1.8亿元。继续组织开展保护性耕作工程示范基地建设,中央安排投资3亿元,支持97个县(场),保护性耕作面积超过1.1亿亩。正式启动了农机深松整地作业补助试点,这是中央财政首次为农机作业实施补贴,意义深远;全国预计完成深松整地1.6亿亩,同比增加1000万亩,为粮油丰产丰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农机装备总量增长、结构优化。预计2013年全国农机总动力达10.6亿千瓦,同比增长3%。重点作物和关键环节农机具大幅度增加,全年大中型拖拉机和配套农具保有量同比分别增长9.5%、8.2%。水稻插秧机、联合收获机保有量预计分别达60.6万台、144.5万台,同比分别增长18.1%、13%,其中玉米收割机同比增长23.8%。农机装备结构持续优化,100马力以上拖拉机、喂入量5kg/s以上小麦收获机、三行以上自走式玉米收获机等高性能机械增量明显,粮食烘干、高效植保、畜牧养殖及花生、马铃薯等经济作物机械也都有大幅增长。在制造业增速放缓的情况下,农机市场一枝独秀、产销两旺,全国规模以上农机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6%。
三是重要农时和薄弱环节农机作业水平显著提高。各级农机部门精心开展春耕、三夏、三秋等重要农时农机作业组织、管理、协调和服务工作,农机作业机具供需平衡,作业市场稳定有序,作业面积大幅增加。面对东北地区严重低温春涝,华北地区夏玉米成熟期推迟、小麦播种茬口紧等异常情况,农机部门宣传发动到位、技术指导到位、机具调配到位、合作社作用发挥到位,农机成为抢收抢种、抗灾救灾的主力军,有力保障了生产的进度和质量。“三夏”期间,全国小麦机收率超过92%,黄淮海地区夏玉米机播率达90.8%。全年全国水稻机械种植、收获水平预计分别超过35%、74%,同比提高4个百分点和2个百分点;玉米机收水平预计超过49%,同比提高7个百分点,其中黑龙江、河北、内蒙古均提高了15个百分点;油菜、马铃薯、花生机收和冬油菜机播(栽)、机械化秸秆粉碎还田面积较上年大幅增加,如湖北油菜机收水平达到37%,山东花生机收面积达865万亩。
四是农机化科技进步扎实推进。完善农机化科技创新体系,组织重点农作物机械化技术装备研发,甘蔗和根茎类作物收获、麻类生产等机具装备研发取得突破性进展,成功开展了黄河流域棉区棉花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试验。推进农机农艺融合,制定并实施了水稻、小麦、花生、西北内陆棉区棉花等主要农作物的机械化生产技术指导意见。开展农机化教育培训大行动,全年培训各类农机化专业技术人才达400万人次,全国新增农机化技术推广面积2.6亿多亩。各地普遍加强了农机化技术的研发与示范推广,如,重庆规划建设丘陵山区现代农业装备创新平台,全面提升科技支撑与服务能力;辽宁把水稻生产农机农艺融合工作作为省农委一号工程来抓,水稻机械种植水平同比提高了27个百分点;湖南推行为机育秧,全省机插秧突破千万亩;山西省举办了农用无人飞机作业现场演示会等。
五是农机社会化服务深入发展。农业部召开了全国农机化社会化服务工作会议,全面部署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各项工作。开展了全国农机合作社示范社建设活动,各地通过政策倾斜、示范引导、政企联动等措施,积极培育壮大农机合作社、农机作业公司等农机服务主体,树立了一批可学可比的典型。预计2013年全国农机合作社数量超过4.1万个,增幅连续3年超过20%;入社成员数量、入社土地面积进一步增加,如河南省,农机合作社达到5288个,年作业面积达到5098万亩,其中土地流转面积492万亩;很多合作社成为既提供农机作业社会化服务、又直接从事粮食生产的“双主体”。农机作业服务领域从产中向产前、产后领域拓展,呈现全程化、品牌化趋势。新型农机服务经营组织已成为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重要有生力量。
六是农机依法监管能力不断提升。组织开展全国农机推广鉴定工作监督检查,提高鉴定工作规范化水平。开展补贴机具质量保障督导,及时处理农机质量投诉,协调公安部门打击了补贴电信诈骗行为,有力维护了购机农民合法权益。安全监理惠农政策得到进一步落实,实施了监理装备建设项目,推动各地积极争取投入,推进实行农机定期免费检验制度,对农机牌证发放、安全检验、培训考试、报废回收、事故保险等费用给予补贴。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组织开展农机安全生产月、农机安全生产大检查和“平安农机”创建活动,强化农机安全宣传教育,完善农机安全监理规章制度,加强专项整治,加大农机安全生产检查和隐患排查力度,全国农机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
2013年农机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更加凸显,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为粮食产量“十连增”、农民增收“十连快”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二、关于当前农业机械化发展面临的形势
当前,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进入到一个新阶段,农业生产力和农业生产关系都处在变革的关键期,农机产品市场和农机作业市场潜力巨大,特别是随着国家农业政策体系的日趋建立和完善,农机化政策环境将更加优化、发展机制更加完善,农业机械化仍然面临着良好发展机遇,可期待又一个“黄金十年”。
一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在深化农村改革方面提出了重大理论和政策创新。包括推进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共同发展,赋予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鼓励承包经营权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流转,允许财政补助形成的资产转交合作社持有和管护,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到农村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现代种养业,选择试点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转让,改革农业补贴制度等等。这些重大理论和政策创新,必将对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也将直接提高农民购置农机的融资能力。
二是家庭农场等新型规模经营主体逐步兴起。全国农村土地承包关系进一步稳定,土地流转速度明显加快,并呈现出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集中的趋势。全国农户承包土地流转面积达到3.4亿亩,占比26%;经营耕地面积在30亩以上的农户有891万户;家庭农场达到87.7万家,平均经营耕地面积达到200亩。新型主体的增加和经营规模的扩大,必然对全程化、配套化、高端化的农机装备应用和相关社会化服务,产生新的需求。
三是农业劳动力老龄化趋势明显。全国农村外出务工经商劳动力已超过2.63亿人,40岁以下占60%。据第二次农业普查,全国农业从业人员中,近1/3已超过50岁。对照联合国有关机构的研究标准,我国农业劳动力年龄结构已明显处于老年型。“谁来种地”的问题越来越受到政府和社会的关注,农业生产急需机械替代劳力的要求更加迫切。
四是农田基本设施建设力度加大。2013年12月7日,国家发改委公布了《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提出整合资金,加大投入力度,2020年前建设旱涝保收、集中连片的高标准农田8亿亩,其中2015年前建成4亿亩。这将大大改善农业机械的通行和作业条件,激发新的农机购置使用需求。
五是农机农艺融合步伐有望加快。今年中央1号文件将“传统精耕细作与现代物质技术装备相辅相成,实现高产高效与资源生态永续利用协调兼顾”,作为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目标;要求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建设农业全程信息化和机械化技术体系,强调要培育推广高产、优质、抗逆、适应机械化生产的突破性品种。正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高产创建和粮食增产模式攻关,将以机械化为平台、集成推广适合农机作业的品种和栽培技术,作为核心内容。制约薄弱环节机械化的农艺及品种问题,有望加快破解。
当然,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仍存在较多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正处在加快发展、结构改善、质量提升的关键时期。随着农机化扶持政策力度加大、关注度增高,对农机化系统规范高效落实政策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确保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对拓展农机化服务领域、快速提升农机化的装备支撑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农机总动力持续较快增长,对加强宏观调控引导、稳定提高机具利用效率效益、调动农民购机用机积极性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适应农机化发展新形势、顺应农民群众新期待,对提升农机鉴定、推广、监理机构公共服务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一定要认清形势、敢挑重担,正视挑战、把握主动,改革创新、攻坚克难,全面提高农机装备水平、作业水平、安全水平、科技水平和服务水平,为引领支撑现代农业建设提供坚强有力的物质装备基础。
三、关于2014年农机化重点工作
2014年农业机械化工作思路是: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全国农业工作会议精神,以转变农机化发展方式、提升发展质量为主线,围绕推动农业机械化“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发展,着力改革创新,完善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促进政策的高效廉洁实施;主攻薄弱环节机械化,加快推广先进适用农机化集成配套技术;加快培育新型农机化服务组织,完善服务体系,提高农机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力争主要粮食作物生产机械化水平有较大提高,大宗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取得积极进展,养殖业和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协调推进;农机装备结构持续优化,农机农艺融合度、农机作业组织化程度、农机化公共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安全生产形势保持平稳好转;全国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1%以上,同比提高2个百分点以上,提前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为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装备支撑。
2014年,重点要做好以下7个方面工作:
第一,着力抓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今年的农机购置补贴实施意见上周已经公布,请各省抓紧制定本地区的具体实施方案,抓好具体的实施组织工作。要坚持改革创新,积极探索完善制度,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更好履行政府管理监督职能,进一步维护农机企业公平竞争、购机农民自主选择的良好环境,最大限度便民利民,促进政策的规范廉洁实施。一是全面推行“全价购机、定额补贴、县级结算、直补到卡”的操作方式。鼓励各省选择部分生产急需的重点机具敞开补贴,缓解需求矛盾;允许各地采取购机与公示同步进行、先购机后申请补贴和对补贴额较低的农机具部分抽查、电话核实等措施,减少管理流程,方便农民购机。 此外,今年选择一个省全面开展补贴市场化改革试点,将补贴产品与推广目录脱钩,允许补贴种类范围之内、违规企业产品名单之外的所有农机产品享受补贴政策,请相关省抓紧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二是切实加大政策信息公开力度。加强信息公开专栏建设,推进农机购置补贴信息深入全面全程公开。积极推行村级公示制度,将享受农机购置补贴情况作为村务公开的内容。三是继续组织开展专项督导检查。对农民投诉多、“三包”服务不到位、虚高价格、以小抵大或以小喂入量鉴定大喂入量、擅自降低配置、以次充好、采取不正当竞争、出厂编号及铭牌不规范等行为,必须零容忍,坚持从严从紧,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搞下不为例。加大违规违纪查处力度,重拳打击违规违纪行为,逐步建立起违规企业负面清单制度,全方位提高失信成本,让守信者处处受益、失信者寸步难行,使失信受惩的教训成为一生的警钟,确保补贴政策科学高效规范廉洁实施。各地要积极稳妥地推进补贴制度改革措施,认真研究解决推进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进一步改革完善制度积累经验。今年,我们将配合财政等部门,组织开展相关调研,启动修订补贴资金管理办法等。此外,还将继续开展全国基层补贴管理人员专项培训,进一步提升其政策执行水平和廉洁自律意识。
第二,着力推进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聚焦粮食作物和棉油糖等主要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主攻机插秧、机采棉、甘蔗机收等薄弱环节,综合施策。一是加快关键环节农机装备研发及农机农艺融合技术研究与试验示范。要积极协调争取科研项目支持,组织开展联合协作攻关,力争突破技术瓶颈;通过试点示范,形成技术配套模式,积极组织推广。今年我们将组织召开黄河流域棉花机收现场观摩推进会。二是加快成熟主推技术的推广。推动实施已发布的水稻、玉米、油菜、甘蔗、棉花、马铃薯机械化生产技术指导意见,促进农机农艺技术措施有机融合,推广保护性耕作、秸秆还田、高效施肥、高效植保等增产增效、环境友好型农机化技术。积极争取相关政策,加强技术指导,加快南方稻区机插秧、东北及黄淮海地区玉米机收技术推广,力争水稻机械化种植、玉米机收水平分别达到38%和55%,同比分别提高3个和6个百分点。三是开展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创建活动。在主产区创建36个水稻、玉米、油菜、棉花、甘蔗生产机械化技术示范县,促进适宜机械化的作物品种、栽培技术、装备技术集成配套,力争建成若干集中连片、节本增效增产明显的全程机械化示范田,探索形成可大范围推广的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
第三,着力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一是抓好关键农时季节的农机化作业服务。精心组织好跨区机耕、机种、机收作业和抗灾救灾等工作,推动重要农时农业生产有力有序进行。推进作业管理信息化,开展农机跨区作业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提高科学调度机具的信息化水平。二是培育新型农机社会化服务主体。开展农机社会化服务的组织机制及其运行模式研究,协调争取对农机合作社、作业公司、租赁公司等新型主体的扶持措施,促进农机作业服务的专业化、全程化、品牌化;引导具有实力的农机合作社流转承包土地,开展包括耕种收管、产后初加工等在内的“一条龙”农机作业服务项目,提高综合效益。加大对农机合作社示范社发展支持指导力度,开展农机合作社经理人培训,努力促成“企社共建”、“银社共建”,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三是加强农机人员培训。组织好农机教育培训大行动,办好农机高技能人才及师资培训班,通过多形式多层次的培训工作,培养造就一大批既精通农机驾驶、维修技术,又掌握农艺栽培技术的新型农机手,促进农机利用水平和农业生产质量稳定提高。
第四,着力推进农机质量管理规范化。继续推进农机质量投诉监督体系建设,认真受理和处理农机质量投诉。以补贴机具为重点,开展农机质量调查和重点检查,督促农机生产企业、经销商落实“三包”责任。研究修订完善农机试验鉴定有关制度,增强制度规定的协调性、实效性。强化部级农业机械推广鉴定管理,继续开展推广鉴定工作监督检查,促进省级鉴定规范化建设,提升鉴定工作质量。研究提出完善、改进推广目录制定工作的措施,优化工作程序和评审方法。及时发布2015—2017年目录申报指南,组织做好申报、评审、公布等工作。加强国家《目录》产品的监督管理。组织公布全国二级以上农机维修点名录,做好农机维修技术合格证审核发放工作,切实提高农机维修经营服务网点的持证率。
第五,着力建设“平安农机”。完善农机安全监管制度及保障措施,组织制定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等农业机械安全操作规程。开展农机安全生产防护性能提升试点,争取农机安全监理装备建设投入,推进落实农机定期免费安全检验制度;加强农机保险补贴制度研究。深入开展农机 “安全生产月”、“安全生产咨询日”等群众性安全文化活动,组织农机安全宣传作品创作与推广,广泛宣传农机安全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安全知识;加强应急管理培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加强牌证管理,切实提高“三率”,推进建立拖拉机登记信息库。深入开展农机安全生产大检查,堵塞安全监管漏洞,做好农机事故预防工作,确保安全生产形势平稳好转。
第六,着力加强政策法规建设。组织开展《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实施10周年、《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实施5周年和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10年成效专题宣传活动。进一步推动贯彻《国务院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协调落实具体扶持措施。加快制定《报废农业机械回收办法》。继续组织开展农机深松整地作业补助试点和农机报废更新补贴试点,及时总结成效经验,探索完善配套制度,通过做好试点,争取稳住投入渠道、扩大投入规模。加强农机化统计工作,修订统计制度,定期开展全国农机化发展形势综合分析。继续在全国试行畜牧业、渔业(水产养殖)、农产品初加工、设施农业(园艺)、林果业(果茶桑)机械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组织对试行情况进行评估并适时发布结果。
第七,着力提升履职尽责能力。大力建设学习型机关,提升干部思想政治素质、依法管理水平和科学决策能力。及时总结交流地方开展农机化重点工作、创设农机化扶持政策的好经验、好做法。适时启动农机化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编制工作。围绕当前农机化发展面临的新形势,聚焦突出问题,组织开展我国农机装备总量提升结构优化等重大问题研究,增强研究的前瞻性、实践性和可操作性,推动实际问题解决。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不断增强党员干部政治意识、宗旨意识、担当意识,引导干部求真务实、攻坚克难,真正用好作风做好本职工作,切实做到“为民务实清廉”,不断推动思路创新、机制创新和管理创新,将中央关于农机化的决策部署落实到位。完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始终把权力置于有效监督制约之下,确保干部廉洁从政。加强农机化新闻宣传工作,为农机化又好又快发展凝聚正能量。
同志们,新的一年工作任务已经明确。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们要统一思想、振奋精神,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不断开创农业机械化发展新局面,为深化农村改革、建设现代农业作出更大贡献。(2014年2月21日 江苏?南京)
(信息来源:
2014-03-13 农业部农机化管理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