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是实施 “十二五”规划的重要之年,在这不平凡的一年中,阜蒙县农机化事业持续发展,农机装备水平、作业水平、收入水平都有了新的提高,并凸显出六大亮点。
一、农机装备水平持续增长
中央连续十年一号文件的出台,极大地提高了种粮农民的积极性,在国家机具直补的惠农政策推动下,农民购机、用机积极性空前高涨,九年来,利用国家机具直补的惠农政策,阜蒙县农民共计购置大中型拖拉机5658台,配套农机具11715台套,受益农民达到9883户。2013年全县农机总值达到16.18亿元,比上年增加1.2亿元,平均每公顷耕地占有额由上年的4693元提高到4900元。(农作物总播种面积按331.5千公顷计算)
全县农机总动力达到163.7万千瓦,比上年增加7.8万千瓦,增长5%,平均每千公顷耕地拥有量由上年的4884千瓦提高到4939千瓦。
全县农用拖拉机达到31720台、57万千瓦,比上年增加1321台、3.6万千瓦,其中大中型26726台(25马力及以上拖拉机4477台),小型4994台。平均每千公顷耕地拥有拖拉机95.7台。
全县机引农具达到59951台,比上年增加3805台,其中大中型50773台,小型9178台。拖拉机与农具配套比由上年的1:1.85上升到1:1.89。
全县农用运输车达到34717台、57.8万千瓦;农用排灌机械达到177039台套、26.2万千瓦;农副产品加工机械15639台、7.9万千瓦;畜牧养殖机械8834台、2.55万千瓦;玉米联合收获机370台、1.74万千瓦,割晒机224台,其它作物收获机11654台。
二、保护性耕作项目取得新突破
阜蒙县于2001年开始实施保护性耕作,2003年被农业部列为保护性耕作项目示范县,2006年列为项目滚动县,2007年列为项目创新县,2008年和2009年被省农机局列为以整秆覆盖和碎秆覆盖为模式的保护性耕作项目整县推进示范县,在全县35个乡镇全面推广。2013年推广保护性耕作面积46.4千公顷,比上年增加9.9千公顷。
三、膜下滴灌技术推广进展顺利
2013年,为做好滴灌节水农业工程项目的实施,阜蒙县农机局通过学习和考察,根据自治县农业生产实际,提出了适合阜新地区的机具配套方案及现有机具的改进措施,确保了项目的顺利实施。全县举办滴灌节水农机技术培训班75期,落实膜下滴灌面积38.7万亩。引进了玉米、花生膜下滴灌播种机539台,其中玉米覆膜播种机433台,花生覆膜播种机106台。经测产玉米亩平均增产150公斤,为全县旱田设施农业发展,提供了可靠的农机作业保障。
四、农机装备结构调整初见成效
全县农机工作紧紧围绕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机增实力的目标,围绕农业结构调整的战略,坚持农业结构调整到哪里,农机装备结构就调整到哪里。通过政策引导,资金导向和技术示范等多方面实施农机装备调整战略。2013年全县深松机达到397台,旋耕机1337台,秸秆还田机196台,植保机械7737台,玉米收获机370台、农副产品加工机械达到15639台,畜牧养殖机械8834台,微耕机430台,设施农业微滴灌设备2668套,卷帘机9296台。
五、农机化作业水平稳步提高
全县机耕地面积达到328.18千公顷,比上年增加15.31千公顷,机播种面积309.6千公顷,比上年增加13.7千公顷,机收获面积154.07千公顷,比上年增加16.4千公顷。耕、种、收三项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4%,比上年增加5.5个百分点。玉米机收面积达到39.7千公顷,比上年增加11.5千公顷,玉米机收获水平达到22%,比上年提高6个百分点。机械化药剂灭草面积达到290.1千公顷,比上年增加26.8千公顷,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87.5%。在国家深松作业补贴政策带动下,深松整地作业面积达到77千公顷。农机化作业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有效减轻农民劳动强度、改善生产条件、促进全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
六、农机经营效益逐年增长
全县农机经营总收入达到86275万元,比上年增加39万元。其中农机化作业收入79965万元,农机维修收入3730万元,其它收入2580万元;农机经营纯收入达到37961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