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面积秋翻地的印象在今天颠覆;农机只在田间作业的状况在今天改变。
刚刚从海峡两岸农机博览会上归来的市农机局局长王勇,谈到他的所见所闻时兴致勃勃。他说,这次在会上看中了几款农用机械,一是水稻收获机,很适合阜新地区;二是自动喂食机,一台能饲养60头猪;三是花生收获机,能直接出果;四是小型打药直升机,可自动躲避障碍物,这种直升机如果引进阜新,对于密植后进不去人的玉米地的病虫害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王勇的兴致,代表了阜新农机事业向宽广领域探索的蓬勃激情。
也许人们要问,农机还能干什么?回答是,现在的农机能干的事情多了。比如过去只是搞秋翻,即把庄稼的茬子翻到地里以便来年耕种;现在这种理念改变了,秋天翻地等于丢了一次墒情,以现有日益提升的农机化水平,在春耕时,拖拉机连同配套农机具连灭茬带施肥、撒药、播种一次完成,而且是精量播种,一株是一株,出苗后不用人工间苗、除草。以大田玉米为例,每亩地可节约生产成本200元。
不仅如此,阜新的农机像长出了若干触角,从大田伸向大农业概念的所有领域,从春种到秋收,从大田到大棚,从种植到养殖,从农业到水利,凡是国家购置农用机械补贴目录有的,都是农机化推广的范畴。
据统计,全市现有拖拉机55400台、配套农机具97950台,这些机械基本用于大田整地、播种、施肥、排灌、管理和收获。
此外还有设施农业机械9950台、农产品初加工机械22420台、畜牧养殖机械12811台、林果业机械137台,就连奶牛场挤奶都用上了农用机械。阜新的农机化在向大农业的全领域延展,农机化综合水平全省第三。
也许人们难以置信:阜新的经济总量在全省滞后,但是阜新的农机化水平怎么处于辽宁前列,在全省讲农机化经验的都是阜新人坐在前台?以下列数字作解:今年全市农机总值24.37亿元,农机总动力243万千瓦,机播水平达到90.3%,机收水平达到49.9%。全市农田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2.5%,位列全省第三。更为突出的是,全市今年花生机械化播种和收获水平分别达到93.3%和98.1%,实施规模及质量均列全省第一。
据市农委和市农机局统计,预计今年全市农业增加值可达130亿元。农业生产中,仅机播一项就可为农民节省投资13亿多元,加上农机作业服务收入、农田基本建设收入、农机运输收入、农产品加工收入、农机保护性耕作及深松增收节支,今年全市农机系统创造价值超过30亿元。农机化在全市大农业中的贡献可圈可点。
这些数字背后是阜新农机化的实力,这种实力的后面蕴藏着阜新农机事业的勃勃生机。
为了发展农机事业,全市每年组织市、县、乡三级农机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深入到各县区、乡镇和田间地头进行对点服务。在秋整地期间,全市农机系统开设服务热线,发挥“农机110”的作用,为农机用油开通“绿色通道”。还利用下辖的阜新农业学校广泛开展农机技术培训,年培训近2万人次。
为了发展农机事业,全市努力向上争取政策资金支持,为提高我市农机化装备水平打下了良好基础。
为了发展农机事业,全市对滴灌节水农业工程、玉米全程机械化、花生全程机械化、水稻全程机械化、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棚菜生产机械化所需机具实行优先补贴。
为了发展农机事业,全市着力抓好农机合作组织建设。年初以来,全市充分利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对农机合作社所购农机具给予优先补贴,大力培育、扶持新型农机服务组织。目前,全市农机专业合作社已发展到99个,比去年底新增21个。合作社社员总数达到1126户,从业人员达到1530人,拥有农机具4576台(套),总资产达18865万元,可为万余户农民提供农机作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