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秋天收获水稻与过去不一样。
在阜新市,以往只有本市的几台水稻联合收割机进行水稻机械收获,机械化程度低,满足不了稻农要求。而今年,阜新市放开了农机作业市场,外地的收割机可到我市产稻区进行跨区作业。在作业高潮期,40余台收割机驰骋在我市乡村的稻田里,在成为稻农的好帮手的同时,也成为我市水稻机械化收获水平大幅度提升的重要推手,跨区作业受到农民的欢迎。
在水稻收获季节,记者跟随市农机局同志一起到彰武县大冷镇程沟村观看机收作业。在稻田里,我们看到一台“久保田”收割机正在为村民吴玉林家收割水稻。收割机走过之处,被割下来的水稻卷入机器,脱粒后稻秆从机后排出,均匀地码放在田中,而稻粒则被装进了机上的编织袋中。
据了解,吴玉林家今年种了近20亩水田,全部实行机收。过去收割、脱粒雇人干,得用十天八天的时间,有了收割机就快了,不到大半天就能干完!水稻机收不但省力、省时,一亩地还能节省至少40—50元的工钱,机械收割、脱粒一次完成,脱粒特别净,损失小,一亩地可少损失15斤水稻。脱下的稻粒杂质少,整齐度好,质量也好。看着拉回家码放在屋地上的金黄色稻谷,老吴满脸笑容,随后伸出了大拇指,说了一句:“这收割机太好了!”
记者从来自江苏省连云港市的收割机机主杜友那儿了解到,他是通过市县农机网络平台,联系到彰武县产稻区进行跨区收获作业的。他们每天8点钟进地作业,歇人不歇机,由于受地块大小不规整的影响,一天只能收40亩。每亩收费100元。记者问他:“在彰武跨区作业是否顺利?”时,他笑着说:“这地方好,人也好。就是我们活干不过来,让很多农户拿着钱排队等着。”
市农机局副局长董德胜向记者介绍:“今年是我市开放水稻跨区作业的第一年。跨区作业减轻了农民劳动强度,使资源得到有效配置,提高了农机利用率,减少了闲置浪费,既增加了农业效益,也增加了农民收入,在水稻生产区,受益的农民齐夸跨区作业好。”
今年,全市新购置各类水稻生产机械及设备46台(套),在我市水稻主产区召开现场会4次,培训农民800余人次。全市共完成水稻机械整地面积7.3万亩,完成水稻机械插秧作业面积6万亩,是去年的6倍,完成水稻机械化收获4.5万亩,是去年的4倍多。
年初以来,市农机局为加快全市水稻生产机械化进程,通过召开机械插秧和机械收割现场会、开展技术培训等方式,提高农民对水稻机械化生产的认识。同时,积极向农民宣传省政府关于搞好水稻全程机械化的支农惠农政策,并及时督促我市所涉及的4个项目县、区,层层落实机械插秧任务,使全市水稻机械化生产实现新突破。此外,局里积极组织协调,加强与石油、质监等有关部门和农机生产厂家的联系沟通,与石油部门联合开通农业生产用油“绿色通道”,积极做好农机维修、零配件供应和柴油供应等服务,受到了广大农民及营机户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