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记者走进了阜蒙县旧庙镇,看到家家户户院子里堆满了金黄色的玉米。说起今年的好收成,村民们一个个甜在心里,喜在眉梢。
在哈四村石海涛的家记者看到,占地1.5亩的场院里堆放着1米多高的玉米棒,一片金黄,煞是惹人喜爱。别看石海涛只有33岁,可却是哈四村的种田大户,靠种田先富起来的人之一。“今年我家种了205亩地,仅玉米就种了145亩,亩产能达到1400斤,现在种地可比以前省事多了,你看,从整地、播种、田间管理到收获、运输,我家拥有全套的农业机械。”站在一旁的镇农科站站长王少峰测算,按现在市场价格每市斤0.9元计算,除去各项投入,石海涛家的玉米纯收入能超过13万元。
为啥种的玉米能获得大丰收?石海涛喜滋滋地告诉记者:“科学种田是关键,镇农科站是我的技术后台,农科站长是我的免费技术顾问,从种子选择到播种方式、防虫防病,全部按现代农业生产模式法进行,下种是单粒蹦,保证了足够的株数;舍得投入,亩投肥是农科部门要求的上限,保证了玉米生长不同时期的营养需要,玉米能不获得大丰收吗?”
赵春江是新邱村第一居民组的村民,他所居住的自然屯土地多是山坡地,虽然土地比较多,但由于常常发生干旱而收入不稳定。几年前他曾外出打工,虽然有文化、体力好,但抛家舍业,一年下来也没挣多少钱。今年年初,他通过收听收看中央政策,感觉国家鼓励、支持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发展很适应自己所在屯的情况,于是,他打消了外出打工的想法,同屯里3家外出务工家庭签订了土地承包合同,他所耕种的土地达到123亩。赵春江还特别注意研究市场行情,他通过调查分析,了解到高粱全国库存量不大,需求增加,价值有上涨的趋势,而他承包的土地适应高粱的生长,于是,他请教了镇农科站站长王绍峰,从种子选择等方面严格按程序办事,耕种了81亩地的高粱,经初步测定,能超过10万元。在赵春江的影响下,他所在的自然屯虽然只有33户,却有5家耕种土地超过100亩。
“村看村,户看户,村民看党员,党员看干部”。王国民是祎景村党支部书记,他每年都要利用春节前后的农闲季节走访全村所有农户,根据不同的家庭条件帮助出主意:发展畜牧业、栽烤烟、劳务输出、从事农产品运输加工,八仙过海、各显其能。截至目前,村里已经有34户从事养羊、13户养牛、17户栽烤烟、23户从事运输业、29户外出务工,几乎家家都养肉驴。村民们告别了多年单打一的生产模式,走上了发展多种经营多渠道创收的道路。据统计,全村农业纯收入超过5万元的占总户数的60%。而王国民也做起了土地的文章,他承包了3家外出务工农民的土地,耕种面积达101亩,经济收入超过1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