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势好于预期
10月12日,鄱阳湖畔,秋高气爽。在江西省上饶市鄱阳县鸦鹊湖乡,田间沟渠水流脉脉,田地里水稻长势整齐,穗大粒满,一派丰收景象。
大牛湖村种粮大户范建华正忙着指挥收割机在自家水稻田里收割,他的130亩地都是中稻,眼下已经开镰。县农业局专家实测显示,范建华的水稻亩产可达近1600斤,比去年增产150斤至200斤。
7月中旬,水稻处于关键的抽穗扬花期时,却逢上持续高温,天气挑战格外严峻,丰产有赖于范建华早早做足了准备。今年他采用高产的超级稻品种广2优1128。由于长年施肥,本地土地偏酸,7月份插秧前,由县里出资撒了一遍石灰,平衡土壤酸碱性。往年只施一次肥,今年他施了三次肥,其中9月中旬,针对高温,县里组织喷了一遍磷酸二氢钾叶面肥,增加千粒重。而之前本地兴建的水利设施也发挥了大作用,需水时他只用给村委会打一个电话,不出5小时,附近水库的水就送到沟渠里。
范建华只是鄱阳县农民的一个缩影,鄱阳县是江西省产粮第一大县,播种面积占全省的二十分之一,这里的产量直接影响到全省的产量。针对今年的不利天气,鄱阳县组织实施晚稻增施肥促早熟增产行动,整体推进重大农作物病虫统防统治补助项目,依托13家病虫害防治专业合作社开展统防统治示范,指导农户群防群控。“目前看,秋粮形势好于去年。”鄱阳县农业局副局长黄顺保说。
“今年收获情况确实比预期好很多。可以说,在采取多项科技防灾措施的情况下,今年有灾情而无灾害。”江西省粮油作物局局长程锦说。据江西农情调度显示,全省三分之二以上的中稻抽穗扬花避开了高温干旱期,现已进入收割后期,产量好于预期。晚稻一二类苗达到90%以上,现正在灌浆成熟,长势较好。
多措并举保稳产
“今年南方秋粮生长的最大挑战来自持续的高温少雨天气。江西有些地区甚至自7月中旬直到现在一直缺乏有效降雨,这对农业生产确实是不小的挑战。”程锦说。
“应对挑战,江西预防在先,合理调度水、钱,集合各级各部门力量,打好一场丰收‘保卫战’。”江西农业厅副厅长马岩波说。根据气象部门年初的预报,江西提前增加了水库蓄水量,比往年多蓄了5.5亿立方米水。在调度水资源时,按“先生活、后生产、确保重点”的总体要求,尽最大可能确保制种田、中稻灌溉用水需要,确保晚稻栽插及栽后用水需要。抗灾离不开真金白银的支持,7月下旬,江西紧急出台新增抗旱设备购置补贴,对抗旱常用的离心泵、潜水泵等设备补贴500元至700元,据统计,全省投入抗旱资金达6.9亿元。
持续多年大修水利设施为抗旱打下了基础,多年持续大建的标准农田让农田排灌条件有了改善。“这些措施并不仅是针对灾情的,但在今年防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马岩波说。
除了防灾,为了提高粮食生产的科技含量,江西还针对本地情况,出台了相应科技措施。比如针对过去种植密度偏稀的情况,推广“多种一斤种、增收百斤粮”项目。针对土壤酸化严重问题,创新推广“一斤石灰一斤粮”增产行动,石灰免费发放给示范农户。同时,江西加大了水稻新品种展示和超级稻示范推广力度,大面积推进高产创建,让粮食增产有了实实在在的基础。
南方晚稻最害怕的就是寒露风,今年由于光照充足、插秧较早,晚稻抽穗扬花期多在9月20日前结束,并未受到寒露风的影响,这也有助于秋粮实现增产。
“7月中旬,早稻收割和晚稻插秧都已基本完成。虽然高温干旱天气对中稻影响较大,但江西双季稻面积较多,中稻种植面积仅占不到12%,灾情影响有限。在有条件灌溉的地区,水稻生长基本不受影响。所以虽然中稻的产量略受影响,但早稻喜获丰收,晚稻丰收大局已定,从全年看,产量稳中有增。”程锦说。
增产仍有潜力
在江西宜春市上高县泗溪镇粮食高产创建示范田内,中国水稻研究所的首席专家朱德峰看着沉甸甸的稻穗,露出欣慰的笑容:“这片示范区也是双季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攻关示范田。水稻,尤其是晚稻的机插秧是世界性的难题,也是影响水稻全程机械化的关键环节。目前,我们已经研究形成了一整套的机插秧及相关技术,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有望在将来进一步推广。”
“机插秧并不仅是设计插秧机器这么简单,而是关系到品种、整地、田间管理等方方面面,各环节就像咬合的齿轮一样,紧密相扣。”朱德峰说。
在品种上,现在早晚都选用生育期中熟偏早的超级稻品种,比如H优518就是筛选出来的适宜品种,可以将水稻生育期由120天缩短到108天,而且产量还不受影响。其次是农机设备,插秧机间距由30厘米改为25厘米,等于将种植密度提高20%,密度上去了,产量自然提高,配套的还有履带式旋耕机、开沟机、植保机等。在种植技术上,采取基质育秧技术,与营养土育秧比起来,返青速度快,减少苗期立枯、青枯等病害发生,且秧苗矮壮,适宜机械化收割。水肥管理和整地方法也都加以改进。
过去人工插秧速度慢、费人力,而且容易导致生长期延长,一旦晚稻在抽穗扬花期遭遇寒露风,就会严重减产。如果机插秧及相关技术普及开来,可以大大节省劳动力,早插秧避开寒露风影响,水稻产量也会实现稳定增长,朱德峰对此很有信心。
“与周边省份相比,江西水稻单产水平仍有较大提升空间。粮食增产还有潜力可挖。”程锦说,除了关键技术的突破,今后还要继续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大力改造中低产田,兴修水利设施,继续推广良种良法,加强病虫害统防统治,做好机械化与农机农艺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