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阜新大地一派丰收景象:一望无际的大田玉米由绿变黄,收获的时节到了。“这些年,国家为我们农民种粮出台了很多优惠政策,我们农民种粮更有劲头了。”在阜蒙县建设镇杏树洼村的玉米大田里,粮食生产大户袁自平高兴地说:“‘黑土能生金啊!’2002年,我种田50多亩,今年,我种了800多亩田,请了专人管理,今年纯收入起码在20万元以上。”
建设镇素有“阜新粮仓”之称,作为农业大镇,农业始终是推动该镇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近5年,建设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逐步提高,实现了大灾小减产、小灾不减产、正常年份多增产,粮食生产连续获得大丰收。2012年,建设镇粮食产量达到1.9亿斤,同比增长33.7%;花生产量达到3000万斤,同比增长12.9%;农民人均纯收入10500元,同比增长26%。今年,建设镇又将迎来大丰收。
年初以来,建设镇围绕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的目标,采取多种措施继续积极落实粮食发展政策。该镇实施滴灌节水2万亩、规划建设高标准示范田5万亩、千亿斤粮食增产项目5000亩、农业综合开发5000亩、水土流失治理面积4000亩,极大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认真做好农资调运储备工作,从生产所需的化肥、农药、农膜、柴油到优质种子的供应,都做到供给充足、快捷、方便;准确核实种植面积及种粮大户种植面积,认真落实各项强农、支农、惠农政策,种粮补贴、粮食直补资金和农资补贴一分不少地打入种粮农民的卡中。全镇农民种粮积极性持续高涨,今年全镇玉米播种面积达8万亩以上,花生种植面积达6.5万亩以上。
见到哈不台村的玉米种植大户李广学时,他开着玉米联合收割机已作业多时。“突突突”,机器前的四个“大叉子”插入玉米间,被割断的玉米秸秆顺势进入收割机。随着机器的转动,玉米棒被“撸”下来,随升运器来到剥皮机。玉米棒在三个剥皮辊的反复揉搓下,脱去了“外衣”,黄灿灿的玉米穗蹦跳着进入“粮仓”——后面的料斗。玉米秸秆则同时被粉碎机化为碎末撒在地上,散发出阵阵清香。李广学告诉记者:“现在不用掰苞米棒了,这可省老力了!”所有农民和老李一样在全镇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的进程中受益匪浅。目前,建设镇拥有各类农业生产机械5500台套以上。
为推广农民高产种植技术,该镇仅2011年就举办了25期培训班,重点培训优良品种的选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滴灌节水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等集成技术应用,受教育人数3000多人次,同时大力开展专家进村入户、田间地头指导操作,召开观摩会、现场会等多种活动,还分发了各种技术资料5000多份,大大提高了农民种粮技术。
广袤的黑土地,结出了沉甸甸的财富硕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