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业机械化发展,把农业机械化作为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支撑,列入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农机化发展给农民、农村、农业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也让秋收带上不一样的味道。
“三秋”大忙即将来临,今年秋收有了新味道,除了泥土和成熟谷物的芳香,仔细辨认还混杂着柴油的气味。
农机化带来诸多“红利”
农机化主导和引领现代农业发展。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现农业现代化,最根本的是要实现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和生产经营信息化。农业机械化是运用农机装备进行农业生产的具体过程,是现代农业的主要生产方式和重要标志。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均以农业生产实现机械化为前提,农机化把农业从传统的生产方式中解放出来,彻底改变了靠人力畜力为主的落后低效的生产方式,机械化方式在农业生产中已占据主导地位,没有农业的机械化,就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同时,农业机械化广泛应用于种植、养殖和农产品加工业,贯穿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推进农业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产业化经营,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
农机化促进粮食稳定增产。农机化快速发展,稳定了粮食播种面积,提高了粮食单产,抢收抢种,争得了农时,减少了损失。机械化生产突破了人畜力所不能承担的生产规模、生产效率限制,实现了人工所不能达到的现代农艺技术要求,已成为引领农艺制度深刻变革,促进农业技术集成应用的主要载体。
农机化助农民脱贫致富。农业机械不仅是先进的生产工具,还是农民致富的手段,发展农业机械化,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入息息相关。农业机械的广泛应用,大幅度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进了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
农机化在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中发挥了领跑和带头作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现代农业必然要求高素质的农村劳动力。农业机械化生产的发展过程很大程度上也是造就高素质新型职业农民的过程。将来从事农业生产主要是以农机手为代表的、以机械化生产方式为主导的新型职业农民。随着农业机械的大量使用和农机化新技术的普及推广,将会涌现出更多的农机作业能手、维修能手、经营能手,催生更多的种植大户、养殖大户,造就更多的高素质新型职业农民,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中坚力量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领跑者、带头人。
结语
在充满希望的田野上,现代化农业机械把农民从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使农民获得更多的“红利”,农机化成为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当然,我国农机同欧美发达国家机械化水平比较,但仍然存在大而不强的现实问题,需要在满足国内市场需求的同时,走出去,引进来,与国际接轨,走国际化道路,发展我们的农机化事业。
(信息来源:
13-09-02 中国农机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