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头偏低,面容黑瘦”,在一般人看来,任国生就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农民,而熟悉他的人却都各个竖起大拇指:“有头脑,有魄力,有担当”,“是条闯汉”!
就是这个在东北辽西大地上土生土长的农民,凭着他的“睿智、果敢和刚毅”,依靠农业机械化科技知识,带领农民淌出了一条农机科技致富的新路。他也从一名普通的农民一跃成为当地颇具影响力的农机高手和农业机械化科技示范带头人。
任国生是辽宁省锦州北镇市青堆子镇六台村农民,他自小就喜欢摆弄农机具,但苦于家里没钱,而只能利用现有的简陋设备进行“改装”。一台台看似简单,却非常实用的小农机具就在他的“设计”下,被邻里乡间的农户们纷纷“效仿”,生产效率在不经意之间就被大大地提高了数倍甚至数十倍。
他所在的青堆子镇是北镇市水稻主产区,年均种植面积有5.5万亩。自古以来,农民种植水稻,劳动强度非常大,一年下来虽略有收入,却累得苦不堪然。怎么能带领农民摆脱这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尴尬局面呢?任国生的心灵一直在剧烈的震颤着!
2007年北镇市农机化技术推广站举办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培训班,他第一个报名参加。带着满腹的渴求,在培训班上,他认真听、仔细记,熟练地掌握了全部的理论知识。随后,在农机推广部门的引领下,任国生决定率先购置水稻插秧机,而家人、邻里对他的此举都持反对意见,他们认为自古以来都人工手插,机械这东西咱老百姓摸不透、机插秧不靠谱,都劝他放弃购机。然而,任国生坚信有农机推广人员的技术保障,机插秧一定能获得成功,因此他力排众议举家购置了2台久保田手扶4行插秧机。接下来,他从脱芒选种、浸种催芽到播种育秧与苗期管理;从调试插秧机到开始机插,为节省费用、保证质量,他都亲力亲为,亲自比照手册,依据流程,按步操作。
利用插秧机插秧虽然缓苗慢些,但秧苗深浅一致、密度适中,优势优点突出。在当年的水稻生产中,他在农机推广人员的指导下,初试创新便尝到了甜头。水稻机插秧不但节省劳力,还实现了增产增收。据估算,他的这次试验实现了每亩节本增效100多元的良好效果。良好的实践效果再一次证明了农业机械化科技的魅力,这也彻底使观望的农民信服,他们纷纷涌来,问这儿问那儿寻求帮助。憨厚的任国生又是毫无隐瞒、倾囊而授......
随后的几年,在他的示范、引导下,当地掀起了一股水稻插秧机购机热潮,水稻生产机械化程度也因此得到快速提高,水稻产量呈现逐年递增的良好势头。在他的带领指导下,稻农们获得了一个又一个大丰收。由于他的带动与示范作用显著,市里当时还在他所在的镇举办了全市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现场会,把他的经验进行宣传与推广,这在当时对全市的水稻机械化生产起到了巨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有了这次试验的胜利,他更加坚信了农业机械化科技致富的这条路。接下来的时间里,为了武装自己的头脑,他抽时间参加了科技部门、农业与农机技术部门举办的一个个培训班,目光和思路也从水田延伸到旱田;培训内容也由单纯的技术辅导发展到科学管理与合法生产经营上——“新型农民科技培训班”、“农民技术员培训班”、“水稻全程机械化培训班”、“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培训班”、“新型农民普法讲座”、“节水滴灌农机化技术培训”、“农机职业技能鉴定知识讲座”他都以合格的成绩圆满结业......只要是能丰富自身知识层面,拓宽农机化生产视野,更多地掌握农机化先进技术,他决不放过任何学习机会。这种习惯,他一直持续到现在。
除了水稻插秧机,任国生又把思路放在了试验示范水稻全自动育苗机组(俗称水稻生产流水线)和水稻联合收获机上,他要引导邻里乡亲把农业机械化这条路继续走深走广......
近几年,随着国家农机化技术推广力度的不断加大,一个个全新的农机实用技术被应用推广到基层。北镇市是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