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快了农机新技术、新装备的推广应用。近年来,沈阳市推广的各类大中型、高性能新式农机装备,大部分为农机合作社购置,合作社拥有中高档大中型农业机械,建设了一批库房、维修间和育秧设施。
二、增强了农业生产的保障能力。农机合作社开展了统一育秧、机耕、机播、值保、机收的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服务。部分合作社正在向从育种、生产加工、销售的完整的产供销一体化服务链方向迈进。
三、促进了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大力推进土地连片和集约化经营,农机组织化、规模化、集约化程度的提高,推进了农业由粗放、分散向集约化规模化经营方式转变。
四、促进了全市农机化综合水平的提高。在农机合作组织的推动下,全市农机化水稻机耕、机收、机插水平分别达到了96%,82%,78%,耕种收综合农机化水平达到了85%,农机化整体水平有了跨跃式发展。
五、弥补了农村现行体制的缺陷。以农机专业合作社为龙头的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开展技术承包、作业承包、代耕代收、租赁承包、跨区作业等形式的服务,很好地解决了农机专业化和规模化的问题,解决了政府想做但又没有能力做,农民想要但政府又不能提供的矛盾,有效地配置了资源,优化了农村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