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网济南3月22日消息 (记者柴安东 通讯员刘恒波 张卫国 杨洪永)3月22日,记者在山东省高青县青城镇大于家村见到被农民群众称之为“大学生农机发明家”的农机手李华的时候,他正在和青州市尧沟镇农业部门商定低空间作业拖拉机跨区作业的有关事宜。
据高青县农机局农机监理站站长张洪介绍,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大棚种植越来越成为农民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手段。但是由于大棚空间低,不便使用机械化耕作、种植,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并且大棚内湿度大、温度高,给种植户带来诸如腰腿痛、关节痛等症状。李华发明的低空间作业拖拉机是一种获得了国家专利的特种作业机械,既保持了拖拉机原有的特性,又降低了高度,解决了一般拖拉机不能进大棚作业的矛盾,有着极大的推广价值。
受父亲的影响,李华从小就对拖拉机等农用机械有着浓厚的兴趣,并于1995年9月如愿以偿的考入了山东工程学院电气机械系。1998年大学毕业后,李华放弃了在城里就业的机会,顶着家人和朋友的不解,主动回乡在村里开了一家农机维修店铺。大于家村是大棚种植专业村,由于大棚比较矮,一般拖拉机很难正常作业,大棚内耕地挖沟等繁重的农活让种植户非常辛苦。在2001年村里又新上了300亩低温西瓜棚,由于西瓜对农时要求比较严,这种矛盾变得更加突出。怎样在大棚里实现机械耕作呢?为此,李华反复琢磨,决心发明一种新机械解决这个问题。李华把这一想法和父亲一说,他非常支持,并立即和李华一道查资料、画图纸、购机器、搞实验,忙的不亦乐乎。李华的母亲告诉记者:“在那几个月的时间里,他们没吃过一顿安稳饭,没睡过一个囫囵觉,体重也减了七八斤。”回忆起当初的艰辛,李华母亲的眼圈红红的。
为了选择适合的拖拉机做母本,李华费劲了心思。通过进大棚勘测,他发现小型拖拉机虽然勉强可以开进大棚宽阔地带,但是动力不足,在狭窄低矮的大棚里开动都有困难,更别说拉上机械在里面进行低空作业了。最终他选中了上海产SH-500型拖拉机。2001年3月中旬,李华花4.7万元从济南购买了一台崭新的上海SH-50050型拖拉机,然后开==始改装。为降低车高,他把后车轮轮胎换成潍坊12拖拉机的人字形走步轮胎。经过一个多月的测试,李华发现,SH-500型拖拉机明显变矮了,并且马力一点没有改变。但当他把改装后的拖拉机开到大棚前进行测试的时候,却发现矮度远远不够!“当时感觉特别沮丧,真想把拖拉机再改回来,不再自讨苦吃。”李华说。
可半途而废不是李华的性格。为了开阔思路,他又花4000多元买回了一台电脑,除了吃饭睡觉他就在网上探寻路子。经过几个月的钻研学习,李华想出了一个再次降低拖拉机高度的方法,就是把拖拉机平行前桥设计成下凹形,使地盘整体下落,从而使车身整体下移,同时把位于拖拉机高处的油箱和驾驶座、方向盘等驾驶装置分别移放发动机两侧,这样一来,拖拉机驾驶舱降到了极限,整个车身的高度也降到了最低,可以在0.95米高度空间环境中自由作业。并且鉴于四轮压强过大的缺陷,李华还给即将成型的“低空间作业拖拉机”再加装了两个后轮。2001年9月,李华研制的第一台低空间作业拖拉机诞生了。
此后为了让低空间作业拖拉机更实用,每年李华都要根据使用情况进行改进,现在已经升级到了第5代。2002年李华把他研制的和低空作业拖拉机相配套的旋耕犁加宽,使耕地效率提高了一倍;
2003年他在拖拉机两后车轮上分别增设了手动刹车装置,实现了单边制动,极大方便了拖拉机掉头拐弯,节约了时间,每天至少多耕5亩地;
2005年,他又研发出了与低空间拖拉机配套的西瓜开沟机,原来西瓜开沟都是人工,每亩的人工费用为120多块钱,而用西瓜开沟机每亩地为50元,而且土地的平整度高,墒情好,有助于提高西瓜苗情。
2006年6月21日成型后的低空间作业拖拉机获得了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实用新型专利证书。“低空间作业拖拉机设计新颖巧妙,转向灵活,操作方便,既保持了原有拖拉机的功能、特性,又满足了大棚等低空间环境的作业要求,并能配用耕、耙、播等农机具,完成各种田间作业,解放了大棚种植劳动力,大大提高了大棚作业效率。”高青县科技局局长许延辉说。
大于家村大棚种植户于洪庄告诉记者:“我种了一个2.6亩的大棚,西瓜、菠菜轮作,以前都是人工刨地,要3个壮劳力忙活3天,光人工费就要200多块钱。用上低空拖机后,原来需要花两天时间才能干完的活,现在用不了十分钟就全解决了。而且耕一亩才40元,一共只需104块钱,节省了100块钱。
同时,用低空间作业拖拉机耕地与人工刨地相比,一亩地多收300来斤菠菜,按每斤5毛钱算就是150多块钱,耕地的费用就出来了。”“现在我这台拖拉机每年最多干30来天的活,最少能给我赚3万多块钱。”李华说。
由于低空间作业拖拉机的独特优势,现在李华每到一处作业,人们都争相使用,甚至购买这种拖拉机。于是李华开始为用户定制低空间拖拉机,目前已经卖出了20余台。“以前是我一枝独秀,忙时忙、闲时闲。现在,我正准备这20多户群众成立一个低空间作业拖拉机合作社,根据各地农时不同、种植作物种类不同,随时改进设备,不断组织跨区作业,把低空间作业拖拉机的事业做大。”说起未来,李华信心十足。(信息来源:10-03-22 中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