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成,阜蒙县红帽子镇一个普通却有着远大梦想的新时代农民。他只有小学文化,却凭着一股吃苦耐劳的精神和执著不懈的韧劲,从一辆小三轮开始,发展到如今仅一个春天就为附近村民整地春播近千亩,收入3万余元,走出了一条依靠农机服务发家致富的道路。
“小三轮”,梦想从这里起步
见到王永成时,他刚从自家地里“视察”归来。经年累月地劳作在田间的他看起来黑黑瘦瘦的,比35岁的实际年龄要显得“成熟”许多。
“墒情好的时候忙着帮别人种地了,把自己家的地耽误了,有两亩地只出了9成苗。”王永成有些腼腆地说。9成出苗率,对于一般农户来说,绝对是可以打满分的了,可在王永成这里,只能算是“及格”。
王永成是一个农机好手,不仅农机操作得好,更是有着一股“钻劲儿”。也正因为如此,经他手种出的地,出苗率不敢说百分之百,但至少也要出到9成。尤其是今年,在大多农户因出苗率偏低而不得不二次翻种的时候,王永成种的地却出苗整齐,长势喜人。而这,也使得他成为附近十里八村有名的“能人”。
聊起心爱的农机,朴实寡言的王永成总算打开了“话匣子”。
虽然只有35岁,但王永成却已经是有着20年种地经验的“老农”了。小学毕业后,王永成就开始跟随家里人务农。最初的几年,王永成跟所有农民一样,靠天吃饭,凭力气干活儿,一年到头儿累死累活的,也收入不了多少。
2001年,王永成拥有了自己的第一辆农用三轮车,也成了村上第一批拥有农机具的农户之一。而就是这个不起眼儿的“小三轮”,却改变了他的人生。
“小三轮”一开工,往来于田间运输非常“给力”,也让王永成一家人轻松了不少。尝到了“农业机械化”的甜头,王永成的心里又开始活泛起来。农用三轮车只能在收获运输时出力,而每年春播的时候是农民最为劳累的事情,要是弄个播种机不就正好解决这个问题了吗?心动立即行动,王永成开始留意附近乡镇为数不多的几台播种机的播种方式和播种效果,又到各个农机店“考察”。在仔细研究对比了一番之后,2002年春天,王永成从城里开回了一辆农用四轮车,同时带回来的还有一台“康平王”播种机,正式开始了他的机械化播种试操作。
在当时大多还在使用畜力作业的农村,开进农田里的播种机显然是个时髦的新鲜物件儿。看着王永成用机器种出的地既平整又省时省力,村民很是羡慕,有人更是直接上门请王永成帮着用机械春播。
当年,王永成就收回了投资还略有盈余,这让他意识到机械种田这条路选对了。
苦钻研,梦想从这里实现
初次试水机械化耕作就获得了成功,这让王永成倍加振奋。就在他准备甩开膀子“大干一场”的时候,问题也一个个接踵而至。由于地块自然条件差异,买回的播种机在一些山地中耕作时出现了翻土量不足等问题,这势必会影响春播质量。
“咋整才能改良一下呢?”从小就喜欢鼓捣机械的王永成蹲在机器前琢磨了起来。
“人家大厂子机器的问题,你小学文化还想解决?趁早算了吧!”看着王永成像入了魔似的盯着机器,家人这样劝说他。
但是王永成不为所动,依旧专注地研究着机器构成,细细地琢磨说明书,很快,一个“分土器”渐渐地在脑子里成了形。他立即买回焊机和所需原料,自己动手焊了一个装在播种机上,进田间一试用,问题果然迎刃而解!
看到改装后的效果,王永成非常兴奋,更加热衷于钻研农机技术。今年春天,他为自家农用四轮车改装的一套牵引装置,就连县里来的农机局技术人员看了之后都连连称赞。
除了改装自己的农机,王永成还有一个特别的爱好,那就是时不时就到农田里去“ 转悠”。“ 就是看看每块地的出苗情况怎么样,哪块地是我种的,哪块地是别人种的,都是咋种的,效果有何不同,我看过之后就能做到心中有数,这也是积累经验,为下次耕作提供参考。”面对记者,王永成有些不好意思地道出了其中缘由。
大追求,梦想从这里放飞
如今,王永成已经添置了一台双垄双行大播种机,年初又开回了一辆“时风”四轮农用车,一天最多的时候能播种45亩地,再次提高了机械播种作业的效率。
每到春播时节,王永成就成了附近农户争抢的“红人”,整个春播时期没有一天空闲,从凌晨三点多钟爬起来一直到半夜还在田间挑灯夜战,尽管如此还是有农户因没有排到王永成的“档期”而遗憾地另寻他人播种,更有农户之间为了让王永成先种自家的地而发生争执……
王永成俨然成了高出苗率的代名词,不仅为农户解决了抢时春播的问题,也为他带来了丰厚的收入。以今年春天为例,王永成一个人为村里的村民整地及春播近千亩地,出苗率均在9成以上,收入达3万余元。
谈及自己的梦想,王永成说:现在最流行的生产方式是发展农机合作社,他希望,能在不久的明天成立自己的农机合作社,不断地发展壮大,用自己的技术引领着农机合作社走出好四村,走出红帽子镇,走向更广阔的田地……(阜新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