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日上午,浪头镇文斌村一处水田里,62岁的农民毕万福正和他请来的十几个乡亲在地里育苗。平整苗床、铺塑料布、喷水、抹平、下种、压实……虽不像绣花那般精细,却也环环相扣。毕万福说:“这是最后一年人工育苗了。今年卖了水稻,就买一台进口的育苗机,到那时从播种到收割就全部实现机械化了。”
上午11点,记者随老毕到他家。一进大院,好像进了一个小型农机展览馆。有的支脚拉跨,有的小巧玲珑,还有的奇形怪状。他指着机具如数家珍:“联合收割机、插秧机、拖拉机、脱粒机、抽水机……这几年,光是买农机具,就花了40多万。”
坐在炕头上,毕万福讲起这几年包地种稻的故事。那时候开发新区,许多农户忙于砌墙盖楼,等着开发后多得点补偿。毕万福却在想,十年不占房子怎么办?20年不征土地岂不等到棺材里了?于是,他就琢磨干点啥,可一没资金,二没技术,还是干老本行种地吧,便在周围许多人一味等待时,他选择了弯腰流汗。2010年,老毕包了五六十亩,由于管理没跟上,结果赔了两万多。2011年还是这些地,又赚了两万多元钱。尝到甜头的毕万福在2012年大肆扩张,一下子包了300多亩,连押带借凑了一笔钱买了不少农具。没有钱雇人,把自己在外打工的三个儿子叫回来俩,秋天卖完水稻一算,挣了20多万。毕万福乐了,从来没有挣过这么多钱!
今年怎么干?毕万福还真犯了愁。一是地的租金涨了。几年工夫,由原先的一亩地几十元钱涨到了接近400元。二是国家政策对种粮大户是支持还是限制没弄清楚。一度老毕想打“退堂鼓”了。党的十八大召开那几天,这位有着近40年党龄的农民天天看电视,还到村部找了一张刊登十八大报告的报纸,就看关于发展农业那一段,有些地方还用铅笔划出来。“发展农民专业合作和股份合作,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报告里的这段话写到我心里去了,我的这种打法是符合中央精神的,国家是支持的。”
让老毕高兴的是,国家的支持不仅体现在纸面上,还有真金白银。他举例说,以前买农具国家都给予30%的补贴,今年春天买了一台高速插秧机,国家补贴30%,省市又给补贴近30%。结果11万多的农具只花了5万元左右。今年春节,他没走亲没访友,一口气和附近的200多户乡亲签订合同,共包地750多亩,一举成为当地规模最大的种粮大户。
毕万福告诉记者,他包地可不是光靠胆大,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一是他是土生土长本地人,对那里的气候了如指掌。二是吃了政策的定心丸。党的十八大报告,不是管一年两年的,党和国家支持的事,能给自家带来效益的事,为什么不干?今年他准备把最后一个给别人打工的儿子叫回来,哥仨儿跟爹一起干,明年争取包地1000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