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0年,城乡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党对我们农民的关心写进了十八大报告里,我们的日子一定会越过越好!”提起党的十八大,对于大石桥市石佛镇聚宝村村民李文路来说,既有一种“看得见”的憧憬,又有一种“摸得着”的实惠。
李文路今年45岁,祖辈都是农民。初中毕业后,他打过工、卖过煤、开过服装厂。正当村里人都羡慕他的时候,李文路作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回家种地。
近几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粮食生产了,减免了农业税,种粮给补贴,买农机也给补助,李文路觉得现在守家带地也能致富。“以前种地不挣钱,那是因为一家一户就十亩八亩地,再怎么精心侍弄也多打不了多少粮食,一年到头剩不下几个钱。”李文路说,“现在不一样了,青壮劳力都去城里打工了,雇人种地的越来越多。把零散的土地集中起来,就不愁挣钱了。不仅如此,国家鼓励农民购买农机,一台10万元的插秧机,享受国家补贴后,个人只需负担六、七万元,如果参加跨区作业,当年就能回本。”认准门道后的李文路决定大干一番,他向外出打工的乡亲们租了地,投资购买了农机,采用全程机械化种水稻,几年下来,种植规模发展到5000亩。
机械化不仅省去了很多的人工成本,而且产量也提高了。李文路告诉我们,“采用工厂化育秧、水稻的透光性好,机械化插秧和收获比人工每亩节省300元,省时、省力,产量还高。”
虽然没有追问李文路一年收入是多少,但我们知道在李文路联合几家种粮大户投资成立“星翰农机专业合作社”里,已有高速播种机15台、插秧机30台、收割机6台、脱粒机4台、大型拖拉机4台,还建起了180栋育苗大棚……
今年新年刚过,李文路又开始筹划建加工厂的事了,合作社要引进烘干设备,实现晾晒、烘干、加工一条龙,他还要注册自己的有机大米品牌,真正步入规模化、机械化、品牌化的发展轨道。李文路的“稻路”正越走越宽……
摘自:《营口日报》 作者 徐诗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