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辽宁省农业机械化信息网!
   
  信息搜索:
您所在的位置:农机网 >> 综合新闻 >> 正文
全力构建中国特色的农民职业教育制度体系
作者:农业部网站 梁宝忠     发布时间:2012-11-08 【字体:
      11月4日,中央农广校在山东潍坊召开实施“百万中专生计划”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座谈会,提出要根据农民学习特点,面向产业需求,从培养目标、对象、内容、学制、路径、方式、评价等方面,全力构建中国特色的农民职业教育制度体系,加快培养具有现代农业知识、经营管理知识、先进科学发展理念、高度社会责任和道德素养,农业农村用得上、留得住、扎住根的现代新型职业农民。

  中央农广校常务副校长王守聪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大量农村劳动力从乡村流动到城镇,从农业转向了非农产业,加速了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妇孺化趋势,特别是农业劳动力素质结构性下降问题尤为突出。在加上目前我国农业职业教育“轻农、去农、离农”现象相当严重,社会舆论和社会环境中出现的追求高学历和学历的高消费、农村家庭新生代盲目追求城市生活、职业教育高就业率导向没有兼顾农业职业教育特点的三大趋向,进一步削弱了涉农中等职业教育的吸引力,现有的涉农职业教育特别是涉农中等职业教育相关政策,已难以发挥其应有效应。因此,亟须进一步明确新型职业农民的战略地位,探讨新型职业农民的成长环境和教育培养规律,全力构建符合我国农民需求和特点的职业教育制度体系,把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中青年务农农民骨干加快培养成新型职业农民。

  王守聪认为,构建我国特色的农民职业教育制度体系,首先,应明确教育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是我国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重要的教育类型和层次,是政府重要的公民基本服务内容,具有基础性、公共性和社会性的本质属性,要坚持政府主导与社会广泛参与并重、学历教育与技能培训并重、现实需求与长远需求并重、远程教育和课堂教学并重的原则。其次,应明确新型职业农民教育是在岗的终身的继续教育,培养的新型职业农民应是具有高素质、高技能、会管理、会经营、讲道德、有责任,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经营,并以此作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农业从业者。主要招收对象应是具有初中文化程度,年龄在50岁以下,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务农农民、在城市就业的农民,以及有志于在农村兴业创业的农村应往届毕业生、农村基层干部、返乡农民工和复转军人等。第三,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应是全面系统的农业教育,既包括农业和农村政策、农业科技、农业发展理念、农场经营与合作社管理、农业文明和农耕文化、农业性质和职业道德教育,还包括在岗培训和职业辅导。在专业和课程设计上,应结合当地主导、特色产业,根据现代农业发展规律和农民学习、成长的特点,从过去学校有什么专业学什么专业向农村需要什么专业就办什么专业转变,从有什么课上什么课向公共课、专业课、实践课重新设计和有机组合转变,进一步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学制与教学安排上,应实行农学结合、半农半读的弹性学制和累积学分制的方式以及适合于农民生产生活节奏的灵活教学计划。在办学模式与学习方式上,应把现代远程教育与传统课堂教学相结合、理论教学与生产实践教学相结合、集中学习与自主学习相结合、学历教育与技能培训相结合、脱产、半脱产、短期脱产和不脱产相结合,大力推进“送教下乡”,把教育办进农村基层、合作社、企业、农场,让农民就地就近就可以系统学习中职课程,同时通过建立“空中课堂”、“流动课堂”、“田间课堂”和“固定课堂”,满足广大农民随时随地按需接受各类教育培训的需要。第四,应健全考核评价与认定标准体系,在坚持传统的考试、考察和实践考核的基础上,引入教学效果结果考核法、过程考核法,实行学历证书和职业证书“双证制”认定,探索不同教育类型间的学分换算和累积制度,实现不同教育机构之间、相近专业之间、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培训、短期培训之间学分互认,使农业职业教育和各类教育之间有效衔接,让新型职业农民获得最优质、高效、灵活、便捷的教育服务。第五,办学主体应坚持“一主多元”的发展格局,以由农业部和教育部、财政部等21个部门联合举办的中央农广校为主体,广泛吸引和鼓励各类农业高校、科研院所、农村推广部门、涉农企业、专业合作组织等积极参与。办学层次目前应以中等职业教育为主,随着我国新型职业农民队伍的不断壮大,再设置高职、本科、研究生学历等不同层次。第六,应制订和完善支持与保障体系,建立目标责任机制,把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列入国家发展规划指标,把培养任务和持证新型职业农民数量纳入各级政府的综合考核指标;建立稳定的投入机制,把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纳入财政预算,逐年增加投入,同时积极出台和完善农民教育的助学政策、条件建设政策、支持扶持政策,尽快将务农农民半农半读中等职业教育纳入国家资助范围;积极推进建立完善包括创业兴业、农业保险、信息服务、劳动保障等在内的新型职业农民国家综合扶持政策体系,在土地流转、基础投入、金融信贷、税费减免、技术服务、营销推广等方面,优先扶持新型职业农民;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鼓励各方面专家、技术人员、农村能工巧匠、土专家和田秀才担任兼职教师,根据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教学和培训需要,开展师资培训,进一步优化教师的学历和学科结构,不断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王守聪告诉记者,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这是立足我国农村劳动力结构和职业教育的新变化、着眼现代农业发展的新需求,加快培育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战略决策。新型职业农民概念的提出及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部署要求,为探索中国特色农民教育路子提出了新课题,为构建我国农民教育国家制度体系指明了方向。全国农广校系统将充分发挥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主渠道、主阵地和主力军的作用,积极探索新机制、新模式,不断满足广大农民随时随地按需接受各类教育培训的需要,更多更好更快地培养大批具有中等职业教育水平的新型职业农民,努力成为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发动机。

  据了解,中央农广校经过30多年的改革和发展,已形成中央、省、市、县四级建制农广校和乡村教学点五级办学体系,成为我国面向农民开展实用技术普及、技能培训和职业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民职业教育之路。建校以来,针对务农农民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和绿色证书培训,累计进行实用技术培训2.4亿人次、绿色证书培训1200多万人;针对农村基层干部、农技人员和骨干农民开展中等职业教育,累计培养中专学历460万人;针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开展引导性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累积培训4000多万人次,有效转移1500多万人;从2006年起组织全国农广校体系实施“百万中专生计划”,在培养路径上,坚持“送教下乡”,实行农学结合,就地取材就地培养;在计划安排上,结合农时季节和农民生产生活节奏安排教学时间和地点,将远程教学、现场指导、集中授课、实践实习等多种方式有机衔接,让农民学员在家门口结合生产经营干中学、学中干;在课程设置上,突出农业产业特色,围绕主导产业设置专业,突出教学实用性和实效性;在教材开发上,打破学科型教材编写方式,突出生产过程和案例分析,力求教材简短、通俗易懂、生动活泼。目前已在乡镇以下设置教学班11929个,其中村级教学班4606个,截至2011年,共完成招生78万人,毕业40多万人。据对2006级—2007级15万毕业学员中跟踪调查显示,在农村务农毕业生占总人数的63%,人均纯收入达10255元。

提交人:辽宁省农机化信息网 赵伟       责任编辑:辽宁省农机化信息网 赵伟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 今年我国将开展各类职业培训1500万人次 (2010-02-21)
· 农机职业技能开发确定2011年工作要点 (2011-02-28)
· 全国职业技能鉴定管理人员培训班在京举办 (2011-12-15)
· 全国农机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培训班在吉林举办 (2013-07-29)
· 第三期农机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培训班在呼伦贝尔举办 (2019-08-06)

 

各地农机局: 沈阳  大连  鞍山  抚顺  本溪  丹东  锦州 营口  阜新  辽阳  铁岭  朝阳  盘锦  葫芦岛     
返回首页 | 政策法规 | 管理机构 | 质量监管 | 安全监理 | 农机补贴 | 农机推广 | 农机科技 | 经验交流 | 农机论坛
Copyright © 2009 LIAONINGSHENG NONGYEJIXIEHUA XINXIWANG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辽宁省农业机械化信息网
地址:沈阳市黄河北大街88-12号 联系电话:024-86518596 、86518601 E-Mail: lnnj@lnnj.gov.cn 辽icp备11011116号
沈安网备21011402000090号  技术支持:沈阳同创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您是第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