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现状:
锦州市从2004年开始进行保护性耕作试验示范,到目前为止,保护性耕作及机械深松技术已覆盖我市四县、三区,实施面积达170多万亩,9万余户,受益农民达30余万人,有力促进了我市的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实施保护性耕作增收效果显著,具体体现在:
1、节本增效明显。实施保护性耕作,能够保持土壤水分、实现土壤良性循环、培肥地力,据测算平均每亩增产60多公斤,每公斤按2元计算,亩增效120多元。实施保护性耕作,每亩可降低成本100元左右。
2、抗旱保墒能力强。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增强了积蓄利用雨雪的能力;由于作物秸秆覆盖地表,减少了阳光对土壤的直射,有效降低了水分蒸发,提高了蓄水保墒能力。
3、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了作物品质。实施保护性耕作,由于采用了秸秆还田覆盖技术,连续实施保护性耕作三年以上,土壤有机质开始富集,地表土层开始松软,出现海绵地效应,可减少化肥的使用量。
4、抗倒伏,减少病虫害。由于保护性耕作通风透光好,根苗粗壮有力,有很强的抗倒伏能力,有效抑制了病虫害的发生。
5、社会效益凸显。由于保护性耕作不动地表土,特别是针对我市冬春季干旱多风的气候,因为作物残茬覆盖地表,对农田扬尘现象的抑制效果明显,社会效益更加明显。
存在的问题:
1、经过市农机局多年的保护性耕作项目的试验示范,已证明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既能保护环境又能增产增收,在全市推广保护性耕作已具备技术条件。但农业生产所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多,实施保护性耕作短期内看不出明显的经济效益,需要做长期投入,建立长效机制来保证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全面推广。
2、地块小,作物种植不统一,影响机械推广应用。农民耕种的土地面积大小不一,作物品种及收获时间不同,造成机械作业效率低,从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技术的推广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