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农业部“两个千方百计、两个努力确保”的中心任务,进一步加大补贴机具质量保障力度,保护和调动农民购机用机的积极性,推动我国农业机械化又好又快的发展,2012年农业部派出6个督导组分赴山西、云南、广东、陕西、江苏、吉林开展补贴机具质量保障督导工作。督导组共检查了14家生产企业的补贴机具质量保障能力,查看了26家经销商的产品销售及售后服务情况,走访了133名补贴机具用户,并进行了“补贴机具用户满意度”调查。总体看来,2012年补贴机具质量状况保持稳定,农民对补贴机具质量总体满意度稳步提升,达到了83.99,比去年提高了0.51个点。
一是生产企业对补贴机具质量保障较好。督导检查的14家农机生产企业,规模以大中型为主。在人员配备和科研能力上,14家企业均配备一定比重的专业技术人员和三包服务人员,能够进行自主研发新产品,注重将售后服务与产品更新和技术研发相融合,强化产品的适用性。在生产方式和质量控制上,主要以自主加工生产为主,建立了较好的检验制度,有11家企业的产品出厂记录保存期限超过三年,符合《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的要求。在售后服务上,能够对用户操作不当、缺乏维护保养和超负荷使用等主要原因造成的故障提供较完善的售后服务。
二是经销企业对补贴机具质量控制较严。督导检查的26家经销企业,在资质条件等方面符合《农业部关于进一步规范农机购置补贴产品经营行为的通知》的相关要求,具有企业法人资格,从事农业机械经营业务均在2年以上。具备与经营范围、规模相适应的固定经营场所。注册资金超过50万元的有24家,占92.31%。经销商能够执行进货检验验收制度,验收方式主要以查看检验合格证为主,84.6%的经销企业能够建立销售台帐记录,且记录内容较全面。
三是购机用户对补贴机具质量满意度较高。针对农业机械的产品质量、作业质量、维修质量和服务质量,对133名农机用户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用户对补贴机具质量的总体满意度为83.99,比2011年提高了0.51个点。其中产品质量的满意度为87.66,作业质量的满意度为87.38,维修质量的满意度为80.54,服务质量的满意度为80.38。与去年相比,产品质量满意度提高了2.03个点,作业质量提高了1.12个点,维修质量和服务质量基本与去年基本持平。
本次督导的六个省份农机化主管部门能够充分认识补贴机具质量保障督导工作的重要性,认真贯彻落实《2012年补贴机具质量监督管理工作方案》的要求,结合各自农机化发展情况,制定了省级补贴机具质量监管工作实施方案,强化省内补贴机具的质量监督与管理工作,促进了补贴机具产品质量、作业质量、维修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切实维护了广大购机者的合法权益和切身利益。
督导工作采取听取汇报、现场查看、问卷调查和调研分析等方式,对补贴机具的质量状况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和分析。督导过程注重创新方式方法,力求随机调研、现场办公解决问题,体察民情、听取民意、解决民忧。通过督导检查,也发现了一些在农机质量监管、保障督导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部分问题,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一是进一步提升企业质量管理水平。虽然本次督导的企业在质量管理方面能够建立相应制度,规范生产和经营行为。但是农机生产企业是保证产品质量的责任主体,承担着保障质量的艰巨任务。各级农机化主管部门还应进一步加大对生产企业的政策引导,夯实质量保障的基础,提高生产企业现代化的质量管理意识,推动企业更新和完善农机加工、装备、检测设备,提升工作人员质量意识。要充分利用发挥农业机械推广鉴定、推广目录的引领和促进作用,加强对企业制造、质量保障的监管力度,逐步提升农机行业的整体制造水平和质量保障能力。
二是进一步提高企业维修服务能力。连续两年的督导中,服务质量满意度均处在四个质量满意度的末位,不得不引起有关部门高度的重视。总的看来,在机具保有量大幅增加,制造企业如火如荼发展的大背景下,农机经销企业的能力和水平、维修网点的建设还相对滞后,特别是零配件供应和质量问题,从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农机化质量整体水平的提高。要针对农机化服务质量开展相应的调查研究,切实加强对经销企业的管理,明晰经销企业的质量保障责任和作用,鼓励企业增加对售后服务、维修能力的投入,出台零配件供应和保障的相关规定,解决农民“用得好”的问题。
三是进一步增强农民维权保障意识。农民的投诉不主动、维权意识不强等问题,甚至是投诉无门,解决无望,用户只好自费维修,给农户造成不小的经济损失。虽然近几年省市县三级的投诉机构逐步健全,但是由于宣传不到位,农民不了解农机投诉工作,不知道如何维权。要加大农机投诉宣传工作,在充分利用现有已开展的3.15维权护农活动的同时,创新宣传方式和内容,让农机投诉机构、投诉电话、受理内容等信息真正的被农民熟知,发挥投诉机构的维权作用,增强农民的维权意识。
四是进一步加强农机使用技术培训。督导检查还发现农户在机具使用中重使用、轻保养、超负荷使用的现象比较普遍,维修保养相对欠缺。要加强农机使用操作技术培训,提高农机操作人员的技能水平。注重培训的效果,避免重形式、走过场的培训方式,既要知道如何操作,更要让农民懂原理,会保养,知安全。真正发挥出农业机械保障粮食增产,促进农民增收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