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辽宁省农业机械化信息网!
   
  信息搜索:
您所在的位置:农机网 >> 外省动态 >> 正文
【吉林】吉林玉米超高产实现“两个突破”
作者:吉林日报 郑原驰 王柏涛 刘怀 石巍     发布时间:2012-10-19 【字体:
       10月15日,从吉林省科技厅组织召开的现场会上获悉,“十二五”期间,吉林省承担的“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课题任务,经过全省相关科研部门的密切协同,农业科技工作者的艰苦努力,玉米超高产科技创新又实现“两个突破”。超高产田建设以吉林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玉米品种“利民33”与先进配套栽培技术相结合,在吉林省湿润区创造了亩产1168.78公斤的新纪录,特别是首次在西部半干旱区创造了亩产超吨粮,达到1041.94公斤。

多年来,科技创新对吉林省粮食持续稳产、增产发挥了重要作用。实践证明了通过科技创新和科技支撑,在吉林省西部地区实现粮食丰产有巨大潜力。科技创新取得的新突破,为保证吉林省实现再增产百亿斤商品粮,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了技术储备,对进一步带动东北地区玉米生产水平提高,引领我国玉米产业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十一五”期间,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吉林示范区取得了一批重大科技成果,连续4年创造雨养条件下我国春玉米亩产超吨粮纪录。2009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十二五”期间,吉林省重点开展了黑土区合理耕层构建技术、可降解地膜研制与推广应用、化控降株高增密防倒技术及玉米全程机械化装备研制等关键技术研究。同时,在集成示范研究方面取得明显成效。针对吉林省西部半干旱区春季低温干旱、雨季短、水分不足,玉米水肥利用效率低、产量年际间稳定性差等问题,课题组以玉米覆膜滴灌水肥资源高效利用、产量提高、环境友好为目标,提出了以“改土培肥——群体高效构建——水肥一体化——化控防倒”为主题模式的“半干旱地区玉米膜下滴灌栽培技术”,建立了膜下滴灌施肥制度,集成了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成果,建立了吉林省半干旱地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模式。该项技术可提高化肥利用效率和水分利用效率,减少因过量施肥引起的农田环境污染,提高了资源利用率,改善了农田生态环境,增加了农民收入。课题组采用可降解地膜有效地解决了残留问题,可降解地膜露土部分当年100%降解,埋土部分3年逐渐降解。课题组已成为吉林省玉米、水稻生产中的主要新技术来源,为吉林省粮食丰产高产提供了强劲的科技支撑。

提交人:辽宁省农机化信息网 赵伟       责任编辑:辽宁省农机化信息网 赵伟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 【吉林】吉林松原:农具的变迁 (2011-06-30)
· 【吉林】吉林督查秋季农机化生产 (2011-10-27)
· 【吉林】吉林启动农机化推广补助专项资金项目 (2011-11-04)
· 【吉林】吉林今年粮食总产量将突破650亿斤 (2011-11-10)
· 【吉林】吉林玉米机械化收获“瓶颈”如何打破 (2011-11-21)

 

各地农机局: 沈阳  大连  鞍山  抚顺  本溪  丹东  锦州 营口  阜新  辽阳  铁岭  朝阳  盘锦  葫芦岛     
返回首页 | 政策法规 | 管理机构 | 质量监管 | 安全监理 | 农机补贴 | 农机推广 | 农机科技 | 经验交流 | 农机论坛
Copyright © 2009 LIAONINGSHENG NONGYEJIXIEHUA XINXIWANG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辽宁省农业机械化信息网
地址:沈阳市黄河北大街88-12号 联系电话:024-86518596 、86518601 E-Mail: lnnj@lnnj.gov.cn 辽icp备11011116号
沈安网备21011402000090号  技术支持:沈阳同创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您是第    位访问者